只需76年,一片荒凉的北京郊区,就能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超级都市区。而今天,在它4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早已遍布北京地标、中国地标、世界地标。
在它344万常住人口中,早已遍布五湖四海的“全球面孔”。而在无数人的记忆中,它更遍布我们曾泪目的瞬间和青春。
究竟什么才是北京朝阳?答案也许并不复杂,无限进化就是它永恒的命题。
漫步在朝阳街道,你可能经常会看到一抹特别的风景,各种各样不同国家的国旗庄严而缤纷。在中国,再没有任何一座城市和城区,能聚集如此之多的“世界各地”。
这就是朝阳的第一重使命,成为新中国的“世界客厅”。
1950年,北京宣布收回东郊民巷使馆占领区。历经半个世纪的屈辱外交史,至此终结。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新的使馆区该建在哪里?
仍在内城?空间显然不够。此时,一块紧挨核心区的东部郊区,进入人们的视野。这里位置适中,平坦开阔。在这里建设新中国的客厅,既宽敞又体面。
5年后,朝阳建国门外地区,成为使馆建设的开端。埃及、斯里兰卡、波兰等国最早进驻,并向世界宣告,他们与一个崭新的中国建交,成为第一批“客人”。
不过,这间“中国客厅”还需要一扇崭新的大门。同年,首都机场在河北顺义破土动工,成为中国首个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
为了便于管理,北京决定将机场地区划归朝阳区管辖。即便1958年顺义并入北京,这里也仍属朝阳,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飞地”。
随着大门敞开,越来越多的客人陆续抵达。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破冰,英国、德国、荷兰等国相继与中国全面建交。
于是在建国门的东北方向,三里屯“第二使馆区”、亮马桥“第三使馆区”相继成型。直到今天,176个国家驻华大使馆纷纷落座北京朝阳,堪称北京的“城中地球村”。
而使馆区之外,朝阳又在发生什么?那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城市变形计。
望京,号称北京第二CBD。但如果回到60年前,你将看到的是一片占地面积超过4000亩的农场。每年将从这里运出500万公斤粮食、4000头肥猪、30万只鸡鸭。
北京CBD
这里是北京CBD,但60年前矗立在你眼前的,将会是北京第一机床厂、北京汽车制造厂、雪花冰箱厂。欢迎打开北京朝阳的第二重使命,荒野变形。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常住人口已突破200万,仅依赖外地供粮难以长久,为首都建设一个稳定的本地粮仓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工业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命题,为首都建设一批新的中国工厂,刻不容缓。于是,热火朝天的工农建设铺满朝阳。
除了望京和CBD,他们还在今天的草场地、798、朗园、八里庄、垡头。在通惠河畔,曾占据朝阳约1/7土地面积的双桥农场,走在农业机械化的潮头浪尖。
尘土飞扬间,新中国第一批女拖拉机手,从朝阳的农场里走出。在大北窑,每日清晨,自行车大军如洪流而来,身着蓝色中山装的工人们走进工厂。
他们造出了北京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台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以及走进千家万户的雪花牌电冰箱。
不到50年,朝阳就以惊人的速度从一片“东郊荒野”,进化为集农业、电子、化工、纺织、机械等产业,工农并举的现代化城区,但这也只是开始。
1985年9月1日,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破声,运转近30年的北京金属结构厂轰然倒塌,代替它的将是5年后建成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1993年,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正式提出建设北京商务中心区。之后,西起东大桥路,东起西大望路,南起通惠河,北至朝阳路,大北窑区域均纳入其中。
一道独一无二的北京天际线,在30年间被朝阳重新勾勒。大北窑这个略显土气的地名,将逐渐被人们忘却,取而代之的是北京CBD。
有人说,这是属于朝阳的“全球时代”,几乎所有的世界知名企业都会在朝阳CBD落户,而无数有关青春和奋斗的故事也在这里完成注解。
但比起构建出一座钢铁森林,北京朝阳还有更多的追求。
就在国贸动工一年后,距离它约3公里外的一座体育馆里,出生于朝阳幸福村的歌手崔健,走上舞台。他挽起裤腿带来的歌曲是《一无所有》。
随后,这片被大家称为“工体”的体育中心,开始进行翻新修建,因为它将迎接的是整个9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盛会,第11届亚运会。
当《亚洲雄风》传唱中国后,朝阳继续向北迈进,因为一场更加重要的世界盛会又将到来。
2008年8月8日,一声声巨响中,29个巨大焰火组成的脚印,沿着北京中轴线,以平均每两秒一步的速度向北进发。
没错,它的目的地还在朝阳,今天的奥林匹克公园。14年后,当北京成为世界唯一的双奥之城,朝阳再次陪伴首都,成为全球焦点。
而30年间,中国一步步站上了世界舞台正中央,而每一步,朝阳都不曾缺席。
这里是北京亮马河,如果数年前你来到同样的位置,又会看到什么?生锈的栏杆,密集的水生植物,甚至有些异味的河水。一路狂奔而来的朝阳,急需一场精雕细琢的城市进化。
治水,就是最关键的一步,让我们来看看北京朝阳的水有多么重要。
自古以来,温榆河、北小河、坝河、萧太后河等8条河流遍布朝阳,湿地湖泊,星罗棋布。而从功能角度,坝河、通惠河又与京杭大运河相连,构成了南北漕运的重要支线。
但随着城市化发展,许多河道逐渐干涸断流,再不复华北水乡的模样。于是,朝阳开始了一场“河流拯救计划”。
以亮马河为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持续治水,污水禁排、清淤疏浚,水质逐渐恢复清透,但这还不够。
从2019年起,朝阳还将亮马河与周边的水系连接,打造出18公里长的冰水慢行道。你可以沿着河岸从东直门一直走到“蓝色港湾”。
终于,这条河流不再是孤立的风景,它已经流入人们的生活,这依然不够。不久之后,亮马河及其与之相连的坝河还将继续进化。
两条河流将恢复真正的通航能力,还将把三里屯、燕莎、蓝港、六里湾、朗园这五个跨越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超级商圈连为一体,最终形成一个世界级的滨水经济区。
而坝河还将继续向东,以崭新的面貌与北运河连通。那是它们古老的相遇,但又何尝不是历久弥新的重生。这样的尺度就够了吗?还不够。
在未来,朝阳的河流还将串联起包括温榆河公园在内等1000个公园、绿地和林荫绿道。而它们又将与附近的社区、商圈、街道再次形成新的连接与交织。
那是一场彻底的大尺度绿化和城市空间重组。水与岸,都市与自然、繁华与静谧,世界与中国,都将被北京朝阳一一连接。
到那时,朝阳又是一座怎样的城?不用担心,它依旧会是中国最重要的“世界客厅”,因为中国需要更多的朋友,也会用真诚迎来更多的朋友。
它依旧是一座繁华的“超级都市”,因为朝阳珍惜每一次,能让自己进化迭代的浪潮。无论科技还是互联网,超级快,也超级狠。
它依旧会是身挑使命的首都臂膀,因为数不清的北京盛会、中国盛会、世界盛会,能从白天热闹到夜晚。
它还将是我们身边的超级公园,因为干净的河、五彩斑斓的花和绿意盎然的草,能平等地治愈每一个为生活而奋斗的人。
它终将是一座无限进化的城,正如它见证过的蓝图、使命和浪潮。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本文来源@星球研究所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