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上午9时许,在哈尔滨泰康之家龙园的会议室里,一场名为“万幅涂鸦耀星途,数智领航启新篇”主题公益活动正在进行。屏幕中播放的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作,屏幕前载歌载舞笑逐颜开的孩子,你很难把这些与“孤独症”联系在一起。也许在场孩子们的父母也从未想过,孩子有一天会走出自己的世界,被这个世界爱着。
孤独症少年的画作
孤独症的孩子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在很多人眼里,“星星的孩子”似乎总是与外界隔着一层无形的墙。然而,在“随心涂鸦798”公益园区里,画笔却成了连接他们与世界的桥梁。“随心涂鸦798”与“星星的孩子”故事开始于3年前。
2022年6月,以“随心涂鸦”为名的志愿者团队成立了,开始专门针对心智障碍青少年的公益的原生艺术疗愈康复项目。参与这个项目的孩子们不需要任何绘画基础,更无需接受严格的绘画训练。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在一张张白纸上自由地涂抹,以“画过程”为主,完全凭本能释放自己的情绪与内心世界。
在这里,没有成人世界惯常的评判与标准,只有鼓励与接纳。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我们被严格要求不能评价孩子的作品,不能说‘画得不像’或‘你画的是什么’,而是不断肯定‘很好,很棒’。”正是这种无条件的肯定与接纳,让原本紧张、焦虑的孩子们逐渐放松下来,变得更加专注与稳定。
孤独症孩子的画作
小组的老师和家长都观察到,这些原本在注意力方面存在困难的孩子,现在甚至能安静地坐下来连续画上一两个小时。画画不仅仅成为一种简单的活动,更成为他们表达情绪、释放压力和与外界互动的重要媒介。
随着绘画实践的深入进行,孩子们也逐渐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与艺术潜能,他们不模仿大师,也不追求技术的完美,却在每一次自由挥洒中自然地表达出艺术的本能和纯粹。这种“原生艺术”被老师们高度评价为“一片没有被破坏的艺术净土”,在他们看似简单的线条和色彩中,隐藏着人类最原始的创造力。
如今,三年的光景,这群孤独症孩子通过画笔,逐渐找到了自我表达的通道,也在艺术的世界中确认了自我的存在价值。他们不再被简单地定义为有障碍的孩子,而是被看作天赋独特、充满潜力的个体。
三年里,“随心涂鸦798”孩子的绘画作品有12000余幅,有的孩子3年间甚至画出了一千多幅作品。随着作品数量的逐渐增多,如何进行版权保护也成为一个问题。为了给这一万余幅绘画作品提供版权保障,“随心涂鸦798”的法人机构“哈尔滨星启原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加入了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希望通过版权保护对孩子的艺术作品给予肯定,也为他们未来艺术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副会长薛方闻向“随心涂鸦798”法人机构颁发会员单位牌子
这些“星星的孩子”依然在画纸前安静地描绘着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美丽与纯真,静静地告诉人们他们是谁。(记者 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