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跑遍了全国各地的车展,测过的车型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但最近这一幕是真没想到——咱们国产中大型SUV在销量上彻底碾压合资品牌了!记得五年前,谁要跟我说国产车能在中大型SUV市场上占据主导,我肯定嗤之以鼻。但现在,看着3月最新出炉的销量榜单,我只能说:现实比戏剧更精彩!
先给大家直接上数据。根据懂车帝最新公布的2024年3月第四周销量,理想L6以单周0.4万辆的成绩稳坐C位,讲真,这已经不是赢了,而是——断崖式领先,其他车型只能看见它的尾灯。理想L7、智界R7和问界M7紧随其后,宝马X5作为合资车型的扛把子,也只能排在第五位。
老实讲,这是一场国产品牌的集体胜利。前十名里有八款新能源车型,其中理想汽车一家就占了三款!理想L6、L7、L8全系爆发。而合资品牌呢?就宝马X5和大众途昂两款挤进前十,还得看人脸色。我去,这局势比三年前反转得也太彻底了吧!
曾经那些被视为“豪华标配”的合资中大型SUV,如今销量只能用“一般”来形容。普拉多排在第17位,周销量仅有300多辆;揽境和探陆的表现更是低迷,周销量都只有0.01万辆左右。想当年,这些车可是4S店里的香饽饽,销售顾问见了客户都要笑脸相迎,现在呢?估计销售月底连KPI都完不成。
为啥会这样?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国产车在智能化和电气化方面实现了弯道超车。拿理想L6来说,从我上个月的试驾体验来看,这车的智能座舱做得是真顺手。导航、语音助手、智能泊车这些功能不光有,而且是真的好用!相比之下,某些合资品牌的所谓“高科技”就像是为了应付差事,体验还不如手机里的APP。
空间方面,理想L6那2900mm的轴距也是实打实的舒服。一些比它贵20万的豪华品牌,后排空间反倒还不如它。坐在里面的感觉就像——你花60万买了个中档餐厅的位置,而花30多万却能在家里摆个大餐桌。这差距,消费者又不傻。
动力系统上,问界M7和智界R7这些国产新能源SUV的增程式技术早已经成熟,再加上三元锂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不断提升,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大大减轻,这也是它们能够快速抢占市场的关键所在。而那些还停留在传统燃油时代的合资品牌,除了硬件优化已经很难有大的突破。
说到价格,合资品牌中大型SUV动辄60-80万的售价,在当下的消费环境里确实有点“不识时务”。相比之下,理想、问界这些品牌的产品在30-40万区间就能提供相当不错的产品力,性价比优势明显。坑爹呢这不是?同样是高管座驾,省下来的钱够买个不错的二手车当备用了。
零跑C16、蓝山以及智已LS6的表现也相当亮眼。尤其是零跑C16,作为新入局者能够在短时间内突破千辆大关,足见市场对国产高端SUV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我之前试驾过零跑C16,那底盘调校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高速稳定性一点不输同级别的合资车。
讲个小故事,上周我一朋友去看宝马X5,销售顾问一上来就说“我们这车不优惠”。结果第二天去理想店里,不但有现车,店员还热情地讲解各种智能化功能。同样是花几十万买车,这待遇差别也太明显了吧?市场就是这么残酷,谁把消费者当回事,消费者就把谁的产品当回事。
合资品牌确实在一些方面还有优势,比如宝马X5的操控感、普拉多的越野能力以及奥迪Q6的内饰质感,这些都是国产车短期内难以完全超越的。但问题是,对于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他们真正关心的是日常使用体验和性价比,而不是极限条件下的表现
未来的走势我认为很明显——国产中大型SUV会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合资品牌如果不能在产品力和价格策略上做出根本性调整,只会被进一步边缘化。消费者的钱包才是最诚实的投票器。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对了,你觉得合资品牌应该怎么应对目前的局面?是降价还是加大创新投入?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