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最近汽车圈的新闻可真是热闹啊!老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十几年前那个“市场换技术”的年代吗?那时候外国车企进中国,高高在上地教咱们怎么造车,恨不得把发动机上的每个螺丝都算作“核心技术”不肯教。现在风水轮流转,BBA这些德系豪华品牌集体跑来抱中国科技大腿了,这画面,我只能说——真香!
3月底,宝马集团与阿里巴巴官宣深化AI战略合作,双方要基于阿里通义大模型,共同开发智能座舱系统。这系统预计2026年率先搭载在中国生产的宝马“新世代”车型上。讲真,这可不是简单地把个APP整合到车机里,而是把人家的“大脑”都装进去了!
据说这套系统的语音交互识别率高达99%,不仅能听懂你的各种普通话、方言,还能一步到位完成导航设置、空调调节和娱乐系统操作。一句话,宝马是要靠阿里的AI大模型来拯救自己在中国市场的“数字化恐慌症”。
再看奥迪,走得更猛。2025年初直接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华为智驾系统,包括燃油平台和纯电平台。**上汽奥迪A5L已确认将搭载华为乾坤ADS 3.0,这款车马上就要在上海车展正式亮相了。**啧啧,想想以前那些德国工程师谈智能驾驶时的傲娇表情,现在全都变成“华为爸爸带我飞”了,我去,这转变也太快了吧!
奔驰也不甘示弱,投资约5.45亿人民币加码中国自动驾驶企业Momenta。_奔驰在中国甚至设了两个研发中心,就为了研发高阶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_我表弟刚买了新一代奔驰E级,整天炫耀他那车用的高通8295座舱芯片和L2+级导航辅助,殊不知这些都是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
**老实讲,BBA这波操作背后折射出来的信息量太大了。**三十七年前,一汽与奥迪签协议成立一汽奥迪,那时是“市场换技术”;现在,华为、阿里、Momenta这些中国科技公司不仅给豪华品牌提供技术,甚至直接参与到他们的全球战略中。这哪是什么简单合作,分明是豪华车企对中国科技服了软。
再想想宝马这次跟阿里合作,对方的AI大模型不仅要整合到车机里,俩公司还要建联合实验室探索前沿场景。**更离谱的是,这些在中国搞出来的创新成果,还要“反向输出”到全球市场去。**也就是说,以后全球的宝马车主可能都在用着“中国大脑”开车,却不自知。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跟一个宝马4S店老总喝茶时聊到的。他苦笑着说:“现在的德系车在中国不'中国化'就活不下去了。”看看数据就知道,2024年宝马全球利润暴跌35.8%,中国市场销量缩水13.4%。蔚来ET9、理想MEGA这些50万+的国产豪车正在蚕食BBA的市场份额,传统豪车引以为傲的'机械性能溢价'正被新势力的'智能体验溢价'无情碾压。
**BBA这种“换脑”行为,说白了就是一场生存保卫战。**德系车一直标榜的是“工程师文化”,强调精密制造、驾驶质感。但现在中国消费者更看重什么?智能语音、自动驾驶、全场景互联互通!谁能满足这些需求,谁就能拿到消费者的钱包投票。
不过我倒是有点担心,这种“中国特供AI”策略会不会来得太晚了?宝马的新世代车型要到2026年才量产,但问界、极越这些国产智能车早已迭代到第三代AI座舱了。给BBA的窗口期只剩不到24个月,2026年很可能成为豪华车市场的洗牌临界点。
说句大实话,我真心希望这些老牌豪华车企能跟上智能化浪潮。毕竟咱们普通消费者最终受益的是更多优质选择,而不是看着曾经辉煌的品牌被时代抛弃。不管是宝马、奥迪还是奔驰,能放下身段向中国科技学习,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不是吗?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
对了,你觉得豪华车企集体“换脑”后,会不会出现德系车“智商”超过它们老家车型的有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