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被误解是思想家的宿命。 从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到康德、黑格尔 、尼采 ,古今 伟大 思想家都不免于被误解、甚至被歪曲的命运。
而在市场如此繁荣的今天,被误解最多、最深的思想家,恐怕非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莫属。 经济学家 罗伯特 ·海尔布罗纳 说, 在历代 经济学大师中 , 斯密 是 “被引用最多 却 被阅读最少的一位 ” ; 经济学家 乔万尼 ·阿里吉则进一步 认为 , “他和马克思一样,是遭受误解最深的一位。 ” 当代人对斯密,至少有 着 四种 人云亦云 的误解。
误解一
斯密只是一名经济学家
由于《国富论》的光芒太过耀眼,大部分人提起斯密,都只知道“经济学之父”、“看不见的手”。 事实上,斯密是第一个提出完整的人类发展理论的人,也是第一个对商业社会特征与需求予以系统研究的人。
18世纪的苏格兰,现代工商业刚刚兴起,工业革命也尚在酝酿之中。亚当·斯密敏锐地发现:人类文明即将进入一个继狩猎、游牧和农耕社会之后的全新阶段——商业社会。
他认为,商业社会是依靠分工、自由贸易组成的陌生人社会,这需要对经济制度、政府职能、伦理法则乃至教育理念,有全新的理解与要求。
为此,斯密进行了大量的著述:不仅有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国家政策的“经济学圣经”《国富论》;还有强调“同情”和公正旁观者的伦理学著作《道德情操论》;更有分析法理学基础的《法理学讲义》。
这三本著作共同构成了斯密“三位一体”思想大厦。此外,他还有关于艺术、哲学、物理学、政治学的大量论文。 正如诺曼在《亚当 ·斯密传 : 现代经济学之父的思想》中所说,“如果只看 见 斯密思想的一部分,就会忽略其整体的力量和一致性 ”。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最杰出的大师,斯密其实建构了一整套现代社会科学——“人的科学”:涵盖经济、道德、政治等全部社会领域。
我们甚至可以说,斯密是“现代文明”研究的奠基人。这才是斯密最不同寻常之处。
误解二
斯密推崇自私自利
斯密认可人的自利本性,因此主张市场分工、自由贸易。正如他在《国富论》中的名言——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目的。
于是很多人就认为,斯密是一个推崇自私自利的功利主义者。这是对斯密最片面、最重大的误解。 事实上,斯密始终基于经验事实来观察人性,他对人性的总结,可谓既深刻又复杂。
在《国富论》中他固然看到了陌生人之间自利的一面,但在《道德情操论》中,他还看到了熟人相处,同情心、同理心、怜悯心以及对自我声誉的追求,这些都是利他的美德,使人们心中有一个“公正的旁观者”不停在审视自我。
所以他说,“我们在这世间的一切劳苦、贪婪,究竟是为了什么?归根结底,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同。”
而在《法理学讲义》中,斯密更进一步指出,现代社会的首要美德是“正义”。
他认为,正义是支撑整个社会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根支柱松动,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巨大的建筑,就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所以,造物主在人们心中培植了“恶有恶报”、“违反正义将要受罚”的心理。
斯密还察觉到,商业社会兴起后,人类的美德会受到伤害。他对此无比痛心,寄希望于公民教育重新唤起人性的良善。所以说,斯密绝非一个只知道赞美人性自私的一般哲学家。他认为,现代社会恰恰需要重视人性利他与良善的一面,才能解决商业社会过度冷漠的一面。
误解三
斯密是无政府主义者
由于大众媒体的解读,斯密的名字还常与“自由贸易”“市场万能”挂钩,斯密的政治经济学,也常被简化为“自由放任主义”。
因此很多人认为,斯密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 但事实恰恰相反,“看不见的手”在斯密著作中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而在《国富论》和《法理学讲义》中,他把“国家与法律”,视为“市场秩序得以成立的最重要前提”
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现代政府三职能。第一,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个人自由,使其不受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第三,建设并维持市场无法提供的公共事业、公共设施。
这三条虽然简单,但要做好并不容易。既要求国家既有明确的权力边界,又要极富效能。
所以说,斯密绝非一个无政府主义者。 从某种程度说,斯密恰恰是一位“强”国家主义者。只不过这种强,更多指向公共服务。
误解四
斯密只有历史价值
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往往只有历史意义,于当下已经失去阅读价值。比如某些古希腊和古中国思想家部分思想,都变成了悬挂在思想史上供人祭拜的偶像。
因此很多人也认为,斯密也只是经济思想史的一个标志性人物,其理论已经过时。
但其实,当下无数我们耳熟能详的思想理论,不过是对斯密思想的某种注脚罢了。
比如,支持市场经济的奥地利学派,他们强调的个人主义、人的有限性、市场的不确定性,这不过是斯密市场理论的回归;比如,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资本主义伤害了美德、造就了“单向度的人”,也不过是继承了斯密对商业社会的某些批评; 更有甚者,达尔文承认他在苏格兰看到了斯密关于“市场动态演化”的理念之后,才进一步将其发展到了生物领域,发现了生物进化论。
可以说,无论是思考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乃至现代公民教育,都可以从斯密思想中汲取营养。所以说,斯密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是一座永不枯竭的思想宝库。
澄清对斯密的四大误解,理解一个全面、系统、真实的斯密,不仅是现代人智识清明的必需;对于处在转型时代的中国社会,更是寻找现代经济、政治、伦理文明特征与需求的开始。
为此,店长荐书诚挚推荐读懂亚当·斯密五书,其中包含斯密三书:经济学圣经《国富论》,鲜有人知道的《道德情操论》,更少有人知道的《法理学讲义》。一套斯密完整著作集。
以及一本斯密传记《亚当·斯密传》一本思想评传《亚当·斯密传 : 现代经济学之父的思想》构成一套深入理解斯密的传记集。
五本书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斯密思想及其生平,是每个思想者的书房必备,也是常读常新的枕边好书,用来送礼、收藏和传家,更是倍添光彩。感兴趣的书友,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添加:Leonardo20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