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年居民提供文化“营养餐”;运营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养老中心;搭建老年人专属学习平台……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石景山区获悉,该区通过多项措施,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学、帮扶等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4月2日,在古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成果宣传展示开放日活动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针对老年群体,古城街道提供健康讲座、心理疏导等健康服务,让老人“老有所学”;组织插花、国画等文化,为他们定制了专属“文化大餐”,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组建“雷锋在身边助老队”,解决“老老人”的急难愁盼。

其中天翔社区的助老队构建了完善的帮扶联系与评审制度,为独居、空巢、残疾及高龄老人提供全方位、贴心周到的服务。志愿者们依照工作安排,定期上门为老人理发,陪他们聊天,并帮忙料理家务,解决生活难题。


区域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助老组织落地。今年年初,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营,作为全区首批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之一,其建筑面积2138平方米、共有三层空间,集智慧照护、便捷就餐、娱乐学习、医疗保健等功能于一体,进一步提升了辖区的养老服务水平。

今年3月,石景山区“慧龄空间”对外开放。“慧龄空间”是国家开放大学发起的一项专注于老年文化教育与社会服务的公益项目,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和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搭建专属的学习交流平台,进而打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文化养老新模式。“慧龄空间”项目在北京市共有10家试点单位,广宁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则是石景山区的第一家。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杨国栋

编辑/张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