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谱支援协作新篇章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第四年。这一年,石景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援协作工作的决策部署,助力支援协作地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024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支援协作工作,召开区政府常务会、领导小组会等会议专题研究,统筹安排区级资金5560万元,围绕特色产业、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实施44个区级协作项目,积极开展高层互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分别赴支援协作地区进行实地对接,坚持“四个轮子一起转”,高位推动支援协作工作取得实效。










过去一年,石景山区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一激活乡村发展动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围绕支援协作地区“土特产”资源,实施了一批示范性、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不断增强支援协作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2020年,聚焦莫旗生猪产业发展,引入首农食品集团盘活福润肉类加工厂,生猪屠宰量累计达107.74万头,现已成为呼伦贝尔市最大的生猪屠宰企业。

2022年 、2023年又相继实施了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一、二期项目。2024年,重点推动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基地运营,二商集团注资4000万元,与莫旗城投成立合资运营公司,并引入6723头育种猪,预计年出栏生猪12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的建成投产,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更带动了当地就业。




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京蒙协作资金在进一步壮大“菜果牛”三大产业、延链补链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小城子镇果蔬冷链集配中心建设项目投产运营,有效解决当地农产品的仓储难题。

援建鲜食玉米加工厂,调动当地种植鲜食玉米的积极性,提高农户收入。


称多县德达村生态产业园

在称多县这样的高原地区,气候条件本不适宜种植草莓、西红柿等作物,但在石景山区的帮助下,在德达村援建的生态产业园已经顺利种下这两种作物,帮助农民增收。


竹山县茶醋加工项目

围绕竹山县茶产业全链条发展,推动茶醋饮料加工项目投产运营,目前已销售茶醋饮料3000万元,带动15名村民就业。


黎城县核桃储存冷库项目

依托黎城县核桃种植优势,建设冷库延长保鲜期,带动核桃销售,帮助农民年均增收2.1万元。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携手支援协作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一批和美乡村也在支援协作资金的帮助下加快发展步伐。



湖北省竹山县擂鼓村,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改建扩能项目实现了对生活污水统一收集、集中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推动水源区生态保护。


宁城县大双庙镇南马架子村

村里铺上了平坦的柏油路、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建起了村民议事厅,石景山区“老街坊”议事厅基层治理模式,正成为当地基层百姓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




乡村风貌的蝶变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更让乡村旅游火爆出圈,“农文旅”融合逐渐成为现代乡村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模式,石景山区依托支援协作地区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在宁城,通过引进在区企业小猪民宿,盘活闲置宅基地资源,在黑里河镇建设的民宿集群项目已投入运营,不仅填补了当地民宿业的空白,也带去了先进的服务理念。


在黎城,为提升黄崖洞景区接待能力,石景山区帮助建设的下赤峪村民宿项目已经全面启动。







近年来,石景山区坚持将北京市场优势与支援协作地区特色产品紧密结合起来,主动搭建市场联动产销对接平台,扎实推进消费帮扶。

依托国家级综合性展会——服贸会,石景山区连续四年设置支援协作展示专区,还专门为支援协作地区的农副产品增设展台,有效提升当地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4年,首次与呼伦贝尔市共同举办优质农畜产品推介会,将更多特色产品推向京城。

引导全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鼓励广大干部职工、社会各界力量踊跃参与消费帮扶,营造了浓厚的消费帮扶氛围。



区国资委系统深入践行社会责任,广泛动员国有企业筹措社会帮扶资金,积极与支援协作地区开展村企结对共建,大力推进产业帮扶、消费帮扶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彰显国企担当。

一年来,全区各部门广泛凝聚民企力量,引导民企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把先进技术模式、现代生产要素等引入乡村,为支援协作地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努力实现群众致富、村集体增收、企业发展多方共赢。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支援协作工作开展以来,石景山区积极推动人才交流,坚持把智力支援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管根本的大事,全年共选派93名医疗、教育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用心用情用力为支援协作地区打造“带不走的人才团队”。







我区的挂职干部将支援协作地区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他们把责任扛在肩上,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协调解决政策落实、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以赴开展支援协作工作,确保所有项目落地见效,也成为石景山区与支援协作地区建立深厚情谊的桥梁纽带。














在与支援协作地区携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我们步履坚定,硕果盈枝,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铺展。未来,石景山区将充分凝聚全社会的磅礴智慧与强大力量,与支援协作地区紧密携手、并肩同行,共同谱写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新画卷。




来源: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

制图:穆青 刘宇 仲然 乔焱 张林

编辑:刘宇 王婷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