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德阳天气 阴 11℃-22℃
近日
一位在绵阳救人牺牲的外卖员
感动了无数人
△视频发布时间为4月1日
3月31日晚
中共绵阳市游仙区委政法委员会
发布公示
拟推荐游仙区人民政府表扬
刘应强为见义勇为公民
旨在弘扬社会正气
倡导见义勇为精神
此次公示严格依据
《四川省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条例》开展
刘应强于1981年10月出生,籍贯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黄鹿镇群力村。生前,他就职于“饿了么”平台,是一名在绵阳工作的外卖配送员。
3月27日凌晨4时许,刘应强在送外卖途中,行至游仙区东津桥时,发现一名落水者在河中挣扎。生死攸关的时刻,刘应强没有丝毫犹豫,迅速下到河中展开救援行动。施救过程中,他紧紧抓住落水者的衣服,一边奋力将其往岸边推送,一边艰难向岸边游去。最终,落水者成功获救,而刘应强却不幸牺牲。
4月1日,刘应强的遗体告别仪式在绵阳举行,他生前的许多同事自发前往,为他送行。“他是个热心肠的人。”刘应强的同事张显太怀着沉痛的心情告诉记者,“一个得力的队友就这么走了,很痛心。”
沿江西街的“饿了么”站点,是刘应强此前的工作地。进门右手边的一排座位,是刘应强和同事们平日休息、吃饭的地方。“他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人非常随和。”“饿了么”工作人员韩甲伟回忆道,“到现在,我们都不敢相信刘哥已经离开了。”
在韩甲伟眼中,刘应强“心地善良”“肯吃苦”“不挑单”“热心肠”。韩甲伟讲述,上个月16日,一名队友的电瓶车坏在了半路,刘应强得知后,立刻骑车前往接上队友,帮忙换好新电瓶,又将其送回。为帮助队友,刘应强牺牲了自己宝贵的送单时间。“他是我们心中的好大哥!”韩甲伟说。
“他特别能吃苦,肯跑,从不挑单,是当之无愧的‘跑单王’。”韩甲伟介绍,刘应强工作极其认真负责,送餐准点率始终名列前茅。遇到队友不顺路的单子,刘应强总是主动接手;晚班调配困难,他也从不推脱。“有好几次,我看他下午三点多才回到站点,简单吃口自己带的饭,稍微休息下,就又开始跑单。”
“饿了么”平台绵阳业务负责人乔磊介绍,刘应强的工作能力十分突出,高峰时期一个月能跑1500单。意外发生后,“饿了么”平台第一时间启动对刘应强家属的安抚工作,为其家属送去31万元慰问金,并安排专人协助处理保险赔偿事宜。“我们一直和刘哥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尽全力为他们提供帮助。”乔磊说。
在他生前的同事眼中
刘应强勤劳朴实、热心善良
在父母眼中
他也是踏实肯干的孝顺儿子
4月1日,记者来到刘应强的老家中江县黄鹿镇群力村。沿着黄鹿水库大坝下方的乡间小道,一路驱车,绕了几个弯,视野变得开阔,一条笔直的小路出现在眼前,路那端,背临群力水库大坝、面朝油菜花田的小平层,就是刘应强的家。
刘应强家外的油菜花田
“不怕苦不怕累,啥活都干。”刘应强的母亲李术方言语间全是对儿子的心疼,父亲刘加松坐在一旁不语,埋着头叹气,手中的烟蒂燃尽也不曾在意。“应强这娃娃很懂事。”刘应强的姨妈李隆贵从堂屋走了出来,一边安抚着老两口,一边说起了刘应强的经历。
刘应强位于中江县黄鹿镇群力村的家
刘应强家条件不好,但贵在踏实肯干,日子倒也过得安稳。李隆贵说,应强话不多,但眼里有活。职高毕业后,他为了减轻家中负担,便跟随父母前往西藏。在西藏的近20年间,干过水电工、打过钢筋、扛过水泥、干过销售、开过铲车……为了赡养父母、照顾孩子、帮衬残疾的大哥,刘应强一步一个脚印,努力让全家的生活变得更好。
2018年,刘应强想着父母的年纪大了又体弱多病,儿子正上小学,于是离开了拼搏多年的西藏返回家乡。平日里,周边哪个工地上需要用人,他就去工地上干活,其他时间就跑跑外卖。“他没有闲下来过。”刘应强的大哥刘辉在他出事后便一直忙上忙下料理后事,尽管兄弟俩不常见面,但对自己这个老实本分的弟弟,刘辉还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对这个家尽心尽力。”
刘应强一家如今所居住的房子是6年前修建的,距离老房不远,但交通便利。“他平时省吃俭用,拿了十多万回来修房子,就是想让一家人住得好点。”李术方说完,抹了抹眼泪。
这几天,除了自家人,帮着刘应强家忙上忙下的还有村干部和一些邻居,大家对他的突然离世感到遗憾与惋惜。“老实本分”“为人和善”“喜欢帮忙”……都是大家对他的评价。
“我们收秧的时候,刘应强会主动来帮忙。”邻居唐明万回忆说,大家有时候做完农活,会在刘应强家的院坝里休息,他会非常热情地拿板凳、倒水。
“平时看到村里的老人挑不动、背不起,他都会帮忙。”李术方说完,泪水再次涌出。刘加松接着点燃一支烟,接过妻子的话茬,“不论在工地,还是送外卖,他都很热心肠,经常帮助工友、同事,好几次遇到危险,他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回家都是笑嘻嘻的。”
据刘加松回忆,2008年汶川地震后,还在西藏打工的刘应强中途回来过一趟,但没给家里人说便又急匆匆地赶回西藏干活,后在家人的反复追问下才得知,他是特意回来看看家乡的受灾情况,并主动捐了款。“他在外打工不容易,能时刻记挂家乡、奉献爱心,我们很欣慰。”多年来,只要听闻哪里受灾或身边人有难,他都会力所能及地予以捐助。
刘加松带着刘晨瑞在田间劳作
“小瑞,快过来。”在李术方的呼唤下,记者见到了刘应强的儿子刘晨瑞。这个14岁的男孩,目前在黄鹿镇读初中,瘦瘦的,像父亲一样不善言辞,过来后只是静静地坐着,见爷爷奶奶情绪悲恸,还会不时地用手轻拍爷爷奶奶肩膀给予安慰。
“爸爸很勇敢。”这是刘晨瑞对父亲简短却有力的评价,“爸爸经常教我要勤劳本分、乐于助人,我一直将他视作我的榜样。”当被问及今后的理想,刘晨瑞脱口而出“长大要当兵”,男孩眼中的坚定,令在场人们动容。
刘应强在危急时刻舍生忘死
用生命诠释了见义勇为的精神
彰显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
此次绵阳市游仙区委政法委员会发布公示
拟推荐游仙区人民政府表扬
刘应强为见义勇为公民
是对他英勇行为的高度认可
向刘应强致敬!
一路走好!
来源 | 绵阳日报、德阳日报、涪江观察视频号
编辑 | 刘娅 责编 | 张庆 杜敏 孙畅 监制 | 袁昱
点亮和为他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