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传统的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祭祀方式正逐渐被绿色、低碳的文明祭扫新风尚取代。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殡葬,揭阳市文明办近期推出一系列“组合拳”举措,通过主题宣传、创新活动、示范引领等方式,推动殡葬改革宣传教育走深走实,让文明祭祀成为最美追思。
◎举措一
精品演绎移风易俗
群众文化扬新风
为增强殡葬改革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揭阳市文明办在今年3月至9月面向全市开展“新风揭阳 和美前行”移风易俗主题作品征集活动,鼓励市民以情景剧、快板、小品、歌舞、戏剧、三句半等艺术形式,讲述移风易俗的故事,展现新时代文明殡葬新风尚。
“过去祭扫时烧纸钱、放鞭炮,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引发火灾。现在通过文艺作品宣传,大家更容易接受文明祭扫的理念。”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表示。该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绿色殡葬理念,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举措二
一纸倡议共造氛围
绿色祭扫落人心
为引导市民转变传统祭扫观念,揭阳市文明办联合市民政局发布《“清明追思·文明先行”移风易俗倡议书》《揭阳市“移风易俗,文明殡葬”倡议书》等,呼吁市民采用网络祭扫、鲜花祭扫、植树缅怀、家庭追思会等环保方式寄托哀思,减少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旧习。
倡议书特别强调“厚养薄葬”的孝道文化,倡导在世时多尽孝心,逝后简化丧葬仪式,推广生态安葬,让生命回归自然。同时,倡议市民遵守森林防火规定,采用错峰祭扫、无烟祭扫等方式,确保清明祭扫安全有序。
近日,在揭阳东湖书院举办的“为家赋能 书香润心”公益宣传活动上,志愿者现场宣读倡议书,并通过LED屏滚动播放文明祭扫标语,向市民发放宣传手册,让文明祭扫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举措三
创新形式示范引领
文明祭扫样式多
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揭阳市文明办联合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文明办开展了一系列文明祭扫实践活动。在揭东区云山殡仪馆,传统的香烛纸钱被鲜花绿植取代,市民手持素菊,在“思念墙”上书写寄语,以低碳环保的方式表达哀思。
“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鲜花祭扫,既庄重又环保。”揭东云山殡仪馆骨灰管理股股长金烨介绍。前来祭扫的市民郑先生也表示:“带鲜花祭扫既减少了火灾隐患,又体现了对先人的尊重,希望这样的文明祭扫方式能持续推广。”
循着文明清明的新风,走进揭阳揭东院士故里新寮村,4月3日上午,“清明:揭阳市清明节缅怀黄旭华院士特别节目”播出黄旭华院士旧居、院士专访等丰富视频,众多市民收看直播,深切缅怀黄旭华院士。
此外,普宁市组织少先队员开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薪火”主题队日活动,向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倡导青少年以踏青遥祭、植树缅怀、书写寄语等方式寄托哀思。揭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将举办“人间四月文明风·移风易俗焕新彤”主题朗诵活动,通过声音艺术传播文明新风。
清明节临近,上山祭拜先人的市民多了起来。在揭西五经富镇大洋路的森林防火瞭望台看到,护林员一大早就带上灭火工具开始森林防火巡查工作,定时开展无人机巡查,仔细观察周围环境,排查并处理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的隐患。防山火于未“燃”,更在于宣传教育——近日,在惠来县岐石镇林美村党建公园,“移风易俗惠万家 文明新风润民心”与“防灭火”宣传活动以做游戏的形式吸引了不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宣传与防灭火教育在此实现“双推进”。
多方联动,共筑文明祭扫新风尚。殡葬改革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和群众支持。揭阳市文明办通过“主题宣传+倡议引导+示范实践”的组合拳,推动殡葬改革宣传教育落地见效。如今,揭阳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云祭扫”“鲜花祭扫”等绿色方式,文明祭扫蔚然成风。
揭阳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让文明殡葬理念深入人心,共同绘就“青山常在、精神永续”的美好画卷。
来 源:南方+
编辑:“和畅惠来”政务微信编辑部(编辑:西风瘦)
“和畅惠来”政务微信是中共惠来县委宣传部(惠来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推出的宣传惠来、了解惠来的新窗口。“和畅惠来”坚持发布权威资讯,服务百姓民生,弘扬本土文化,彰显惠来特色。
垂询合作热线:0663-6681035
联系邮箱:HCHL3366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