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级基层科协在科协战线的实践工作中,不断涌现出有创新、有实绩、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亮点。本号将择优陆续刊出基层科协工作亮点,为科协基层工作者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践点赞。
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必须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近年来,桐庐县科协聚焦共同富裕总目标,紧扣“四服务”职责定位,突出重点,用科技创新三举措助力桐庐扛起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先行担当。
强化共同富裕科技创新支撑
培育乡土人才。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坚持学研结合、实训结合,开展农函大农民科技系列培训,通过农技专家结对服务、同行间头脑风暴、集中课堂培训、新品种考察活动等形式,提升农民科学种养技能水平,2024年新评定初、中级职称农民技术人员11名,黄宝生等3人获评为省高级农民技术职称。
培育专业人才。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两个重点”,协同推进“三站”建设、科技小院发展。2家农企成功入选省级博士创新站。浙江桐庐稻田多元种养科技小院被批准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科创赋能—稻鳖种养科普富民增收”农作模式入选中国科协科普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优秀案例。
培育服务人才。围绕强“三性”、建“三型”目标,吸纳42名“三长”(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任乡镇(街道)科协兼职副主席,181个行政村、20个社区成立科普协会,党组织书记担任协会主席,夯实县、乡、村三级科协组织,构建新时代科协基层服务新体系。
增添共同富裕科技创新动能
夯实科普阵地建设。强化优质科普供给,培育建成桐君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县气象馆、分水妙笔智慧乐园等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5家。桐庐富达食用菌有限公司等4家基地被杭州市科协和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命名为2023-2027年度第一批杭州市农业农村科普教育基地。
拓宽“科普+旅游”功能。创新推动公共场馆科普化、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资源市场化,统筹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效能发挥最大化。目前,蜂之语、和蜂园、霍普曼电梯、桐君堂、分水妙笔智慧乐园等工业基地每年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百江镇农发粮油、凤鑫玫瑰园等农业基地每年接待研学游客超6万人次,同步带动企业产品销售及周边住宿、餐饮等流量增长。
厚植共同富裕科技创新生态
以赛促技育品牌。连续举办三届全县优质草莓评比大赛活动,邀请省市农技推广中心专家现场点评、技术授课和经验分享,推动本地草莓品牌做大做强,推选的“晨心”牌“粉玉1号”草莓荣获“2024浙江好草莓”金奖,桐庐小琴草莓种植有限公司“粉玉”品种草莓以及桐庐县横村镇键英家庭农场“红颜”品种草莓,在由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举办的全国精品草莓品鉴会上荣获金奖。
科技下乡促增收。每年安排10万元资金分批为全县30余家农业种植基地、科技示范户免费赠送优质肥料,突出基本需求优先保障。邀请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包崇来等专家,为百江镇杭蔬基地进行梅雨洪涝灾后农技指导服务,解决农户燃眉之急。邀请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专家,推动富春江镇宝生家庭农场等农业基地技术提升。
外出考察提技能。学习考察“象山柑橘”农业公用品牌建设,组织到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建德市学习考察草莓优新品种,新引“章姬”“淡雪”“粉玉”“脆玉”等11个草莓优新品种在30余家基地推广种植,新增种植面积900余亩,户均增收10余万元。
下一步,桐庐县科协将持续立足县域产业新发展要求,引导更多科技资源、更强科技力量、更多科技动能融入到建设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中,为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来源:桐庐县科协
责编:叶 扬
美编:郑娜莉
一审:何百岳
二审:方佳佳
三审:王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