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济南市作协文学作品视听转化座谈会召开并举办孵化基地揭牌仪式。山东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文东,济南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文东河出席会议并讲话,共同为孵化基地揭牌。


齐鲁书社社长王路,济南广播电视台电台Music88.7频率总监魏华,济南电台Music88.7主持人、《我在泉边读书》项目负责人欧阳,山东金声玉润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导演郭子润,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区刑警大队一级警长、作家关伟,济南市文联文艺创作研究院创作员、作家、编剧李彦就文学作品视听转化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出谋划策。济南市文联二级巡视员、市作协主席张鸿福,济南市文联一级调研员郭文德,济南市文联秘书长、一级调研员李付生,济南市作协副主席常芳、徐清源及部分主席团成员,济南市“海右中青年作家班”作家等30余人参加会议。


陈文东向济南市作协文学作品视听转化座谈会的召开暨孵化基地揭牌仪式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说文学是影视、戏曲、动漫、游戏的源头活水,而视听艺术则能以更直观、更鲜活的表达方式,让文字跃出纸面、浸润人心,这种双向赋能,既为文学插上“破圈传播”的翅膀,也为文化产业注入精神内核,最终实现“1+1>2”的共赢效应。他希望济南市作协要积极探索文学作品视听转化的途径,一是“破界”,打破文学与产业的壁垒,主动对接影视机构、技术团队和市场资源,从“埋头写作”转向“抬头看路”,创作更具转化潜力的文学作品;二是“聚力”,通过座谈交流、线上平台和培训课程,构建“创作-孵化-推广”生态闭环;三是“扎根”,转化必须立足齐鲁文化底蕴,从孔孟之道的智慧、黄河奔腾的壮阔、沂蒙精神的崇高、泰山挑山工的坚韧、现实生活的鲜活中汲取养分,让作品既有时代流量,又有文学重量,更有历史分量。期待济南市作协以此次揭牌为契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勇当全省文学视听转化的“先行区”,让更多山东故事从文字走向视听、从山东走向全国、从传统走向未来。


文东河指出,探讨文学作品的多元转化,既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必然要求,也是互联网、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传播方式不断迭代更新的现实需要。希望作家们一定要开阔眼界,充分认识文学与传统戏曲、音乐、舞蹈、美术、影视等结合转化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关注互联网、短视频、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一定要主动求变,把作品的视听转化、多元化开发作为一个新的开始、新的起点,通过多元转化,构建更有效的受众连接,提升文学作品的传播力影响力;要兼顾文学内核与影视表达,平衡好原著文学内核与影视化需求,平衡艺术性与商业性,赢得口碑与收视双丰收;要敢于合作、主动合作,增强双赢意识,主动走出书斋,积极参与多渠道交流与合作;希望孵化基地发挥积极作用,建成文学作品视听转化的信息平台、联络互动的桥梁纽带和文学作品转化的推进器,推动文学作品转化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为加快推动文化强市建设贡献文学力量。


王路介绍了《大秦帝国》游戏开发及部分文学作品有声书、电子书等多元化转化的实操经验,从出版人的角度分享了互联网、短视频、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元化阅读、多元化转化的重要意义和途径,希望作家们在创作中关注读者多层次需求、关注市场需求、关注新技术;要紧跟时代,但不被时代裹挟;一定要以内容为王,写作中更关注现实、关注重大题材、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创作出既有品位又有市场爆款潜质的优秀作品。


魏华就如何用声音赋能文学作品破圈提出建议,要将优秀文学作品通过声音复刻、有声书、多人联播、广播剧等方式进行转化;要树立平台思维,利用短视频、公众号等平台扩大作品的有效传播。


欧阳介绍了《我在泉边读书》的运作情况,就如何与济南作家合作、推荐优秀作品提出了建议。


郭子润结合系列文学作品改编拍摄影视转化谈了体会,也期待作家们创作出情节丰富、故事曲折、具有感染力、能引起共情共鸣的优秀文学作品。


关伟结合长篇小说《缉拿杨枪枪》改编为电影的经历,谈了文学影视改编的体会。他认为改编转化是一场文学到光影的奇妙旅行,是市场与文化的双重发力。


李彦回顾了文学影视改编从1.0到4.0时代的快速变化,对文学如何向影视转化分享了经验,对如何应用人工智能辅助剧本创作谈了体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