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人们总是说明朝的宋濂用一篇《送东阳马生序》写尽了穷人翻身之路。

而宋朝的吕蒙正,则用一篇《寒窑赋》道尽了人生百态。

这篇《寒窑赋》到底写了什么内容,竟能受到世人如此推崇?



祸福无定

寒窑赋的第一句便是流传千年的名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这一句点透了人世无常,人们尚且不能预测天上风雨变幻,又怎么能预测未来是福是祸呢?



而历史上的吕蒙正,他少年时期的经历也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吕蒙正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父亲是宋朝初期的史学家吕龟图,在后周时期便是朝廷命官。

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吕龟图便成为宋朝的起居郎,记录皇帝的饮食起居。



童年时期的吕蒙正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生活也颇为优渥,唯独有一点不如意,那就是父母之间的感情非常不好。

因为他的父亲吕龟图是出了名的花心,不但常年流连青楼之中,还为青楼女子赎身,将其娶回家中。



身为大家闺秀的刘氏,自然无法接受丈夫如此不堪行径,一怒之下便离开了吕家。

在古代,受男尊女卑的影响,只能男子休妻,没有女子主动离家出走的情况。

为此,刘氏娘家也不让她回家。



吕蒙正虽然年幼,但他也懂得是非之分。他不忍心母亲一个人流落街头,便选择离开吕府,陪在母亲身边。

就这样,几乎一夜之间,他从一个富家公子变成了街头乞丐。



因为吕蒙正年幼,刘氏体弱,居无定所的两人只能一路流浪,以乞讨为生。

他们离开汴京城一路向西,最终在洛阳城外的寺庙下寻到一处石窟,勉强有了住处。



对于吕蒙正来说,这便是“人有旦夕祸福”,因为没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是福是祸皆是未知数。

来到洛阳后,母子二人虽然皆出自豪门,但在贫苦的环境中,根本没有施展的途径。



于是,吕蒙正便这样写道: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其中的意思是,世人一旦时运不济,不论你是大家闺秀,亦或是书香子弟,那都是无济于事的。

面对这天降横祸,吕蒙正又是怎么看待的?



贫而不移

虽然吕蒙正身处寒窑之中,夏天没有消暑的瓜果,冬天没有避寒的被褥,但他是这么看待穷苦的。

他说楚霸王虽然早期雄霸一方,但依旧自刎于乌江;而刘邦起兵时孱弱,却能拥有万里江山。



还有兵仙韩信,落魄时都难以填饱肚子,可一朝得势,又能封侯赐爵……

因此他认为,有的人早先贫穷,后面会变富贵的;有的人老年强盛,少年时期可能衰微。



正如吕蒙正自己说的那样,他在洛阳城外的寒窑中孤苦度日,最难熬的时候,是靠捡瓜农扔掉的坏果蔬饱腹的。

冬天被冻僵的时候,他被母亲抱到火堆旁边烤火,结果胸前的棉衣被烧焦都不知道。



纵使这样,吕蒙正也从未自暴自弃,他经常自比一身布衣的张良,还会说自己是隆中未逢明主的诸葛亮。

为了有朝一日能取得功名,他夜以继日地苦学。



没钱购买笔墨的时候,他就跑到河边,捡来树枝在沙子上练字。

冬天河水冻结,他就会用石头砸破河面,舀来冰冷的河水进行研墨。

最冷的时候,砚台中的墨水就会结出冰晶,笔毫也会冻得不能舒展,字写得歪七扭八。



为了能让笔毫变得柔软,他就会用嘴含住毛笔,使其得以融化,为此喝下去不少墨水。

靠着这般努力,吕蒙正很快成为洛阳当地有名的大才子。

很多人说他这么聪明,全是因为“饮下”的墨水多。



可吕蒙正知道,自己能够掌握这么多学问,全都是因为刻苦认真的缘故,与饮不饮墨水无关。

而他做的这一切,只不过都是在等待一个时来运转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在太平兴国第二年出现了。



当时赵匡胤刚刚驾崩,继位的是赵匡义。

赵匡义在登基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师汴梁举行春闱考试。

吕蒙正虽然穿着一身布衣走进考场,但在揭榜的那一刻,披到他身上的却是万众瞩目的状元袍。



赵匡义非常欣赏吕蒙的文采,当众封他为状元。

成为状元后,吕蒙正成为汴京城内的宠儿,每日来客栈拜访的人流不断。

其中不乏父亲吕家和母亲刘家的亲朋好友,都希望能和状元郎搭上关系。



面对这一情况,他不卑不亢地写下一副对联,让客栈老板贴到门前。

而在看到这副对联后,刘吕两家人不禁面红耳赤,再也没脸面来找吕蒙正……



坚守本心

众人之所以没有脸面上门,是因为他的上联是这样写的:

旧岁饥荒,柴米无依靠,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亲外戚,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



吕蒙正在上联中说出了自己少年时遭遇的苦楚,他说自己早些年无柴无米,只能找亲朋好友借钱借粮。

结果左借不到,右借不到,走到十字路口茫茫无措,而亲朋好友却袖手旁观。



而他在下联又这么写道:今科侥幸,吃穿有指望,夺取五经魁首,姓亦扬,不论张三李四,踵门庆贺,尽来锦上添花。

现在金榜题名,还考上了状元,无论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全都想来“锦上添花”。

可在当年,竟无一人愿意为他“雪中送炭”,可悲可叹……



而在《寒窑赋》中,吕蒙正也是这么说的。

天和地等不到好时候,便会黯淡无光,寸草不生,而水遇上风浪,也会风浪不止。

人也是一样的,时运不济的时候也会变得磕磕绊绊。



可人怎么会一直不顺呢?

就像风浪总有平复时,天空总有云开日现时,大地也终能遇上天降甘霖。

人间的贫贱富贵也是如此,此时的贫苦并不重要,只要坚持不懈,保持本心,终会迎来富贵。



吕蒙正成为状元后,很快得到皇帝的重用,先后担任重要职位,成为北宋初年的朝堂重臣。

再后来,他先后担任过户部尚书,还修缮了宋史,受到很多臣子的赞许。



最后,吕蒙正被赵匡义授予宰相一职。

他在职期间,对上频频上疏,对下宽以待人,百官都非常信任他,皇帝也十分欣赏他。

而他性格刚直,从不以权谋私,成为北宋难得的名相。



在《寒窑赋》的结尾,他对世人说,命运或有起有伏,但不变的是人心。

世人都说他能成为状元和宰相,靠的全是富贵命。

可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成为宰相,是因为在贫穷时已经有了成为宰相的能力。

而在时运到来时,他才能抓住机会,成为真正的宰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