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长江中栖息着大量的野生鱼,但现如今在长江边钓鱼时,已经很少能看到野生鱼成群浮在水面上游动、大鱼跃出水面的场景。不过在2024年6月,有位湖北钓友陆先生却在四川宜宾长江段拍到了令人意外的画面,在浅水区中竟聚集着成群的鲤鱼,它们在水面翻腾嬉戏,看到有人来了也完全不害怕。
据陆先生说,他当时听到远处传来哗啦啦的水花声,跟着声音走过去之后,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惊呆了。在江边整个浅水区中挤满了密密麻麻的鲤鱼,黑压压的一片几乎覆盖了整个水面,数量至少有上千条了,每条都有一两斤重,其中还有好几斤重的大鲤鱼。它们在浅水中翻来覆去,拍打出阵阵水花,场面看着相当壮观,什么时候长江里的鲤鱼变得这么多了?
这样密集的鱼群聚集现象在如今的长江流域确实很罕见,要知道就在禁渔之前,长江还面临着无鱼可钓的生态危机,这样的场面不禁让人疑惑它们究竟从何而来?陆先生猜测可能是附近有人进行了大规模的放生活动。确实,近年来民间放生活动日益频繁,每逢重要节日都会有放生者前往长江放生,不过,从这些鲤鱼的样子来看,它们真的是被放生的鱼吗?
人工养殖的鱼由于长期生存在稳定不变的环境中,进入环境复杂的自然水域后往往难以适应,会表现出行动迟缓、靠近岸边等情况。可陆先生看到的鲤鱼群却不是这样,它们看上去很活跃,身上的颜色也很鲜亮,这些现象说明它们很可能就是一群野生的鲤鱼。
它们之所以会靠岸活动是因为它们要繁殖了。在每年春末夏初,会有大量野生鲤鱼成群结队地游向江边浅滩,雌雄追逐交配产卵,而民间也将此现象俗称为鲤鱼闹滩或甩籽。
在过去,长江沿岸的居民对鲤鱼闹滩的现象并不陌生,可现如今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中,能见到如此大规模的野生鲤鱼群已十分罕见,这使得每一次鲤鱼闹滩的出现都显得很珍贵。对于钓友们来说,浅水区中有这么多鲤鱼,这绝对是一种巨大的诱惑,有看到视频的网友在评论区发问这些繁殖期的鲤鱼是否能钓上来呢?
对于处在繁殖期的鲤鱼能不能钓上来,垂钓圈中一直存在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繁殖期的鲤鱼会进入停止进食的状态,当鲤鱼要繁殖的时候,它们的消化系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比如因为体内激素水平剧烈波动导致食欲大幅减退,这个时期的鲤鱼几乎完全专注于求偶、产卵等繁殖行为,对觅食毫无兴趣。有钓友说在这个特殊时期,哪怕是把将饵料放到鱼群中间也不会有鲤鱼咬钩。
另一种观点认为繁殖活动会大幅增加鲤鱼的能量消耗,相当于平时的2到3倍。因此,繁殖期的鲤鱼需要大量觅食。只要找准时机去钓它们,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时甚至会出现爆护的情况。
其实,不管能不能钓上来,从生态发展的角度来说,大家应该尽量避免去钓处在繁殖期的野生鱼。繁殖期是野生鱼种群延续的关键时期,将它们大量钓走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要等到它们繁殖期结束再去钓,这样就不会影响到野生鱼的种群发展。
总的来说,鱼类资源是决定钓鱼活动能不能发展下去的关键,如果没有鱼的话,那大家还怎么钓鱼呢?现在的钓鱼活动之所以受到这么多的限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野生鱼数量太少了。因此,只有保护好野生鱼资源,让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家才能自由自在地享受钓鱼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