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仍在,但公司各方面调整已初见成效。

3月31日晚,万科A(000002.SZ)公布了2024年业绩数据。根据财报,2024年万科营收3431.8亿元。

当天万科召集了花旗银行、中信证券等七家券商机构举行了分析师会议。管理层在会上表示,深圳市、广东省和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积极支持万科稳定生产经营,稳固市场信心。深铁集团作为积极股东和耐心资本,综合运用业务支持、资金支持、战略融合、轨道赋能等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予以支持。这些支持为万科发展迎来重大转机。

“瘦身健体、聚焦主业、全力自救”,管理层用这三个词来归纳业务重整和风险化解的“一揽子方案”。公司后续将聚焦主业主营和重点城市布局,妥善化解债务风险,优化资本结构,加大科技创新,整合资源,降本增效,走出低谷,迎来转机。

业绩阶段性承压

报告期内,万科房地产开发业务结算利润主要对应2022年、2023年销售的项目及2024年消化的现房和准现房库存。这些项目大部分为2022年前获取的土地,地价获取成本较高,但销售情况低于投资预期。房价下跌、销售受阻,导致报告期结算毛利总额大幅减少。

财报显示,万科2024年毛利率10.17%,同比下降5.06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及相关资产经营业务的毛利率为 9.5%,下降5.9个百分点。

考虑到拿地成本高、住房销售难的情况短期内难以恢复,公司对未结算项目计提了部分减值,共81.4亿元。

2024年完成公开债兑付

2024年,万科按时偿还了292亿元公开债务。为了加速回收现金,公司加大销售力度。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销售金额2460.2亿元排在房企第五名,销售面积排名位居同类前列。

管理层提到,大宗交易和资源盘活方面,公司全年实现大宗交易签约259亿元,完成资源盘活回款104亿元。根据财报,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38亿元,连续16年保持为正。

截至期末,万科的流动资产净值为1985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40亿元。

针对债务情况,管理层表示,一方面在经营端蓄力,公司继续通过加速销售回款、动态管控开发、合理平衡收支节奏,力争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另一方面在交易端加码,万科将灵活采用资产证券化、市场化转让、战略引战等策略,适时补充流动性,支持资产价值最大化兑现。此外,万科也在争取与金融机构合作。

目前,万科一季度到期公开债均已完成兑付,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包括约6亿美元规模的境外债(利率5.35%)和20亿元规模的境内债(利率3.14%)。

业务关键能力仍在增强

此前有业内人士表示,2024年能否度过难关对万科而言尤为关键。2022年之后,万科由于自身与外界的原因,优化了拿地策略,内部着重提高效率。若能渡过难关,谨慎发展,几年后有望回归健康。

2024年万科加大了对“好房子”的建设投入,交付品质提升,多个项目获得“广厦奖”——我国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综合性大奖。上海理想之地项目去化率达到80%,目前新项目平均去化率在60%左右。

长租公寓一直是万科的优势业务。财报显示,2024年万科租赁住宅业务(含非并表项目)实现营业收入37.02亿元,同比增长7%。管理层提到,该业务经营性利润(NOI)继续双位数增长。

截至期末,万科旗下的长租公寓品牌泊寓共运营管理26.24万间长租公寓,有12.57万间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其规模与纳保量均排在市场化机构第一名。报告期内,泊寓出租率95.6%,而根据克而瑞《2023年中国长租公寓发展报告》,重点城市集中式公寓平均出租率88.7%。

物业服务方面,2024年万物云实现营业收入 363.8 亿元(含向万科集团提供服务的收入),同比增长8.9%。报告期内,万物云新获取405个住宅服务项目,蝶城(以街道为单位投资,构建20分钟-30分钟可触达的服务圈,是万物云未来10年的核心战略)数量从年初的621个增长至666个。

此外,万科还实现了多赛道REITs和Pre-REITs的突破,成为业内少数实现多业态、多层次不动产基金突破的企业,建立了符合行业未来发展模式的资产证券化能力。

万科管理层提到,相信行业已度过最困难时期。2025年,伴随着政策东风和市场信心的恢复,公司将抓紧未来机遇,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重回健康发展轨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