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4月4日清明节的临近,不少人开始筹备起扫墓祭祖的事宜。但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双春闰月年,这让不少人想到了“双春闰月不上坟”的说法。

而清明节上坟背后的讲究还真不少,尤其是某些特定的人群,在清明节上坟时确实需要格外注意。



今年这个乙巳蛇年,可是个“天象奇观”的年份。因为今年农历年内两度立春,农历正月初六一次,腊月十七又来一次,这就是所谓的“双春”。



更特别的是,今年还闰六月,农历一共有13个月。这种“双春+闰月”的组合,在传统历法中可是有点说法的。

立春标志着阳气初露端倪,是万物复苏的起点,而“双春”被视为阳气较为旺盛的征兆



与此同时,闰月的出现则仿佛为阴性能量增添了时长,使得阴阳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这种特殊的年份配置,形成了一种“阴阳交织、相搏相融”的独特气场。

闰六月打乱了四季的节奏,清明恰好处在春末夏初,古人认为这种年份“地府门户”开合异常,祭祀的时候得格外谨慎



而“双春闰月不上坟”的说法,主要是出于对一些传统民俗智慧的尊重。虽然现在都讲究科学,但这些老说法毕竟流传了千百年,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那么,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哪些人需要格外注意,尽量避免上坟呢?



第一类人群就是孕妇。老人们常说:“坟前阴气重,孕妇绕路行。”双春年地气波动剧烈,孕妇体质敏感,如果靠近墓园,可能会受到“阴煞”的影响。

轻则胎动不安,重则可能冲撞胎神。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孕妇们还是乖乖待在家里,让亲属代祭或者选择“云祭祀”的新方式吧。



第二类人群是体弱多病者。有一种说法是,这类人正气不足,容易染秽气。阳气过旺的年份,墓园里的湿气和阳气交织成“浊气层”。

体虚的人如果上坟,可能会引发旧疾,或者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



第三类人群就是婴幼儿。民间有“七岁前不过清明”的说法,孩童们天眼未闭,在阴阳混沌的闰月清明,可能会惊扰墓园中的游魂。

这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其实也是老人们出于对孩子保护的一种考虑,所以家长们还是尽量避免带婴幼儿去墓园。



第四类人群是运势低迷者。如果近期诸事不顺,说明个人气场正处于“低谷期”。双春闰月的复杂能量场,可能会加剧运势的波动。

所以运势低迷的朋友们,还是等清明过后的“戊日”再祭,或者佩戴一些朱砂、桃木等辟邪之物,以求心安。

身上有伤口或者刚办完红事的人,也尽量不要去,既不利于自身康复,也可能干扰先祖安宁。



而老话所说的“一代不祭三代坟”,里面也藏着不少讲究。在过去家族观念重,辈分分得清,祭祖这事儿也得按规矩来。

一般来说,孙子辈的不单独去祭三代以上的祖坟,得跟着长辈一起去,按照辈分来,不能乱了套。



因为时间比较长,对三代以上的祖先了解就少了,坟地在哪儿都可能记不清,为了避免拜错坟,干脆就不去了。

也跟古代交通不便有关系,信息也不灵通,子孙们分散各地,祭扫远祖的坟不容易。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交通发达信息流通快,生活条件也好了,也就没有这么多的规矩了,但有些地方依然会遵守。



部分地区甚至要求这类人群在祭扫前跨火盆、撒盐净身。虽然这些做法听起来有点玄乎,但毕竟是老传统,还是尽量尊重。

清明节上坟的时间也是个大学问,一般来说,建议在上午进行,最好是上午9点到11点之间。



这个时候既避开了清晨露水较重、道路不好走的情况,又避开了正午时分阳气过盛的不适宜时段。

祭品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不同的祭品有不同的寓意。一般来说,常见的食品有水果、糕点、酒水等。

水果可以选择苹果、香蕉、橘子等,寓意平安吉祥,糕点多为传统的中式点心,如枣糕、绿豆糕等。



此外,还可以准备逝者生前喜爱的食物,这样既能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又能让先人感受到心意。

在一些地区,清明节上坟时有着一项传统习俗,那便是“添坟”,即为坟墓增添新土



添土的过程通常从坟墓的侧边,无论是左侧还是右侧起始,手持工具小心翼翼地,将新土一层层地堆砌在坟头之上,此举象征着为祖先修缮房屋。

在进行添土时需格外留意,切勿让新土洒落在墓碑之上,同时也要保持坟墓原有的整体形态,以免破坏了这份对先人的敬重与缅怀。



针对今年双春闰月,清明能不能上坟的问题来说,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这一习俗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各地的人们对此持有各自的看法和习俗传承。

有些人认为双春闰月不上坟,是出于对传统民俗智慧的尊重,而有些人则认为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无论是不是双春闰月都应该去上坟。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来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都是可以的。重要的是要心存感恩之心,铭记先人的教诲和付出。

对于那些在清明节无法亲自回家祭祖的朋友们来说,“云祭祀”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祭祀活动,既方便又快捷,还能跨越地域限制。

总之清明节是个重要的节日,在祭祀祖先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和秩序,不能随意进行



同时也得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祭祀习俗差异,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态来对待这个问题。

希望大家都能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让这份情感永远传承下去。



阅读此文后,烦请您点赞评论+关注,方便您及时观看最新内容,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

信源来自:
河南商报2023年3月28日关于“闰月清明不上坟?专家回应!”的报道
灵台发布2025年3月31日关于“4月4日清明节,“上坟不能随便上,一代不祭三代坟”,什么意思?”的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