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4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启动大规模联合演训,一如预期地震动两岸。这一次引发岛内最大恐慌的,不仅是战机数量与舰艇编队,更是海上那一艘艘“不敢靠岸”的液化天然气(LNG)船。

而根据岛内媒体和网民自行追踪发现,在解放军军演启动当日,多艘LNG船只在接近台湾港口时被迫转向、绕圈、甚至掉头。不仅是去高雄的被挡,连前往台中的“台达2号”也在海上画圈圈。更有网友指出,这些LNG船的航线“贴着大陆海警路线走”,简直像是被困在解放军“设下的结界”中——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能源锁喉战”,正在台海海面无声上演。



这是武力威慑的升级,更是战略控制力的实战演练。解放军过去几年多次演训,但本轮行动首次被清晰地验证了对台岛“能源入口点”的直接干扰能力。这不再是绕飞、封锁假设,也不是舰机展示,而是实质打击台当局命门的“新战术”。

岛内此前便有有识之士发出警告,台湾高达97%的能源仰赖进口,其中天然气在发电比例中占比超过三成。而天然气运输,几乎全仰赖海上航道,尤其是来自卡塔尔、澳洲和马来西亚的LNG船,必须按照严密的时程进港,否则将影响全岛供电安全。结果这次演训才刚开始,天然气船就掉头回避,岛内社群平台瞬间炸锅,有人半开玩笑地说要准备“烛光晚餐”,但更多人意识到:这不只是军演,这是一次赤裸裸的战略封锁预演。

民进党当局口口声声“抗中保台”,但其能源政策却把命脉主动交到对岸手中。弃核、反煤、过度倚重天然气进口,并大肆宣扬“绿色能源乌托邦”,结果形成今天“一船天然气进不来,全台停电风险暴增”的荒唐局面。战略能源的脆弱性暴露无遗,而如今的军演正是让这一切破绽彻底摊在阳光下。



然而,更讽刺的是,绿营一些人竟还企图用“港口繁忙”来搪塞天然气船绕行问题,结果被网民拿出AIS(自动识别系统)公开航迹数据啪啪打脸,这些船不是排队,是被封锁。船不是延误,是绕道。所谓“正常调度”,不过是掩盖军事封锁已生效的自欺欺人说辞。

这不是小题大做。现代战争早已不再是坦克冲锋与炮火覆盖,能源、金融、信息、网络,早就是最前线。而在台海这样一个狭窄又极度依赖外部资源的岛屿空间内,能源就是核心命门,天然气就是最先被“点穴”的那一寸动脉。

有网友一语道破真相:“不用打,只要围,台湾就完蛋。”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战略现实。解放军此次军演所展示的,不只是力量覆盖能力,而是“战时封锁精度”——可以不伤一兵一卒,不炸一座电厂,仅靠海空封控与战略部署,就让台湾陷入能源瘫痪。这种“锁喉战”比传统火力打击更致命、更高效、更难防。

我们再来看所谓的“抗中保台”策略,这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口号化空转。在军事层面依赖美军;在经济层面依赖大陆市场;在能源层面则高举去核口号却没有替代方案,最终落得如今“靠天吃饭、靠船发电”的尴尬局面。一旦危机真的发生,岛内连三天天然气都撑不了,却还在搞“绿色幻想”与“外交烟雾弹”。



而这次仅仅不过是一次“演训”,并非正式封锁,就已经能造成天然气船集体避让的现实后果。一旦解放军真启动实质封锁行动,不出72小时,台湾的能源系统就会出现重大缺口。届时,不仅是“烛光晚餐”,而是工业停产、交通停摆、通信中断,一切现代社会运作的根基都将遭到重创。

这就是解放军所谓的“要域要道封控能力”——以战为演、以演代战,用实战精度验证作战方案。而岛内民众,也正在这场演训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战争的阴影,不再只是新闻里的飞弹演示,而是直抵生活中的一口饭、一盏灯。

面对此局,岛内必须做出抉择。继续沉迷“美援幻想”,任由台当局编织虚假的安全神话?还是正视现实,回归和平发展与两岸沟通的轨道?如果连基本的能源安全都不能保障,又谈何“自主”与“尊严”?真正的尊严,是点得起灯、烧得了饭,不是在国际会议上空喊口号,也不是靠外国军舰撑门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