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新安,绿色麦苗和黄色油菜花交织,山野之间坐落着一座能源“心脏”——豫西LNG应急储备中心。

远眺这座能源“心脏”,2万立方米大型LNG储罐显得宏伟、壮观。LNG,即液化天然气,其温度为零下162℃,主要成分是甲烷,被公认是地球上最干净的化石能源。作为这座庞然大物的监护师,洛阳市天然气储运有限公司生产运行部负责人石世伟带领团队,以科技力量和匠人精神守护着能源安全。


储备中心最核心的中控室里,电子屏上跳动着储罐压力、液位等诸多实时数据。洛阳天然气构建“人防+物防+技防+智防”安全保险体系,自主研发的OTS虚拟操作平台将传统应急演练升级为“数字战场”。“我们在虚拟场景中模拟过储罐泄漏、设备故障等险情,员工应急处置准确率提升至98.6%。”石世伟轻点屏幕,打开模拟仿真系统,对生产工艺系统主要控制点、控制参数和员工进行交流。


在守护“心脏”的路上,石世伟和团队画图纸、自制工具,为弄懂外国设备,学译英文资料……他们相信自主可控的优质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对进口设备的替代,把安全掌握在自己人手中。这支平均年龄33岁的团队,在偏远之地成立创新创效工作室,搭建实训基地,取得“设备维修安装企业能力等级一级证书”、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每立方米天然气背后都是民生温度,每一次创新进步都是在守护这份温度。”石世伟感慨道。


洛阳市天然气储运有限公司发挥应急保供作用,累计高压外输640万立方米,有效保障了洛阳、三门峡等豫西区域的民生用气供应。暮色中,巡检员手持热成像仪开始新一轮设备检查,红色工装与储罐上的蓝色标志交相辉映。这支“心脏”监护师团队以科技创新为笔,在清洁能源发展的蓝图上续写着应急保供的时代答卷。

(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王铮/文 卢键/图)

来源:中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