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烹饪一些肉类食材,尤其是小炒,方便快捷,特别适合下饭。前几天有粉丝私信说自己在家里炒的肉老是又老又柴,做不出来饭店那种嫩滑的口感,家里人都不喜欢吃,其实很多时候是方法搞错了,看似简单的炒肉,可不是直接下锅炒那么简单,从改刀、腌制、上浆、下锅都非常有讲究。


今天我就为大家分享家庭版炒肉的具体做法,无论你是炒猪肉、鸡肉、牛肉还是羊肉都适用,学会了保证你在家里也能炒出嫩滑鲜香的肉。


首先是选肉。

1. 猪肉

外观:

新鲜猪肉的颜色呈淡红色或粉红色,色泽均匀。如果颜色过深或过浅,可能不太新鲜。例如,暗红色可能是放置时间较长的表现。表面应该有光泽,没有瘀斑或过多的血水。

触感:

用手指轻轻按压猪肉,新鲜的猪肉应该富有弹性,按压后能迅速恢复原状。如果猪肉按下去是软塌塌的,恢复很慢,说明肉质可能不新鲜。

气味:

正常的新鲜猪肉有淡淡的肉香味。如果闻到有刺鼻的氨味、酸味或腐臭味,那就不要购买。


2. 鸡肉

外观:

活鸡宰杀的鸡肉颜色自然,一般为淡红色或浅黄色。皮肤应该完整、光滑,没有破损、瘀青或变色的地方。如果鸡肉表面有明显的淤血,可能是在宰杀过程中受到了碰撞或者鸡本身不健康。

触感:

新鲜鸡肉的肉质紧实,有弹性。用手触摸时,感觉比较饱满。如果鸡肉摸起来很松弛,可能是放置时间久了。

气味:

优质鸡肉有轻微的腥味,这是正常的。如果闻到有腐臭或其他异常气味,很可能鸡肉已经变质。


3. 牛肉

外观:

新鲜牛肉的颜色一般为深红色。优质牛肉的肌肉部分色泽均匀,脂肪部分呈白色或乳黄色。如果牛肉颜色发暗,或者脂肪部分发黄、甚至有绿色的光泽,那可能不新鲜。

触感:

用手指按压牛肉,弹性良好说明比较新鲜。同时,新鲜牛肉表面微干或者有风干膜,不粘手。如果牛肉表面很湿滑,容易粘手,那可能是注水牛肉或者放置时间过长。

气味:

正常牛肉有淡淡的膻味。如果闻到刺鼻的气味或者酸味,就需要谨慎购买。


4. 羊肉

外观:

新鲜羊肉颜色鲜艳,多为粉红色或淡红色。羊肉的脂肪部分洁白细腻。如果颜色灰暗,脂肪发黄,可能是不新鲜的羊肉。同时要看羊肉的纹理是否清晰,一般纹理细腻的羊肉品质较好。

触感:

触摸羊肉,质地紧密、有弹性是新鲜的表现。如果羊肉松弛无弹性,可能已经不新鲜。

气味:

优质羊肉有其特有的羊膻味,这是正常的。如果羊膻味过重或者有异味,可能是羊肉质量有问题。

接着是泡水。


一、猪肉

泡水目的及方法:

目的:猪肉泡水可以去除一部分血水,减少肉的腥味。

方法:将猪肉切成适当大小的块或片后,放入清水中浸泡,一般浸泡15-30分钟左右。期间可以换一到两次水,以更好地去除血水。

注意事项:

不要浸泡时间过长,否则猪肉中的营养成分可能会过多流失,而且肉质也会变得过于松软,影响口感。


二、鸡肉

泡水目的及方法:

目的:去除鸡肉中的血水和杂质,使鸡肉更加干净,减少腥味。对于冷冻鸡肉来说,泡水还可以帮助加速解冻。

方法:把鸡肉放入盆中,加入足量的清水,浸泡20-30分钟。如果是整鸡,可以在浸泡过程中翻动几次,确保各个部位都能充分接触到水。

注意事项:

同样不能浸泡太久,以免鸡肉的鲜味流失过多。如果是要做炒鸡等需要保持鸡肉鲜嫩口感的菜肴,浸泡时间可以适当缩短。


三、牛肉

泡水目的及方法:

目的:去除牛肉中的血水,减少腥味,使牛肉颜色更加鲜艳。

方法:将牛肉切成小块或片状后,放入清水中浸泡,浸泡时间可以控制在20-40分钟。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盐,有助于血水更快地渗出。

注意事项:

牛肉的纤维比较粗,泡水时要注意观察,如果血水渗出较多,可以适当延长浸泡时间,但也不要超过1小时,以免牛肉的口感变差。


四、羊肉

泡水目的及方法:

目的:去除羊肉的膻味和血水,让羊肉更加干净。

方法:把羊肉切成适当大小后,放入清水中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姜片和料酒,这样可以更好地去除膻味。

注意事项:

羊肉的膻味比较重,泡水时可以多换几次水。但浸泡时间过长可能会使羊肉的营养成分流失,并且肉质会变得松散,影响烹饪后的口感。


然后是切肉。

1. 猪肉

切法:一般建议斜着纹路切。

原因:猪肉的肉质相对比较细嫩,但是如果顺着纹路切,纤维组织保留完整,炒的时候容易出现肉丝蜷缩,口感会比较柴。斜着纹路切可以切断部分纤维组织,在炒制过程中不易回缩,口感更嫩滑。

2. 鸡肉

切法:顺着鸡肉的纹路切成均匀的片或丝。

原因:鸡肉本身肉质比较嫩,纤维组织较短。顺着纹路切不会破坏鸡肉的结构,在炒制时鸡肉能够保持完整的形状,而且不会因为纤维被切断而失去原本的鲜嫩口感,这样炒出来的鸡肉口感滑嫩。

3. 牛肉

切法:逆着纹路切。

原因:牛肉的纤维组织比较粗且长,如果顺着纹路切,炒的时候牛肉会因为纤维收缩而变得又老又硬,咬不动。逆着纹路切可以把长纤维切断,使牛肉在炒制过程中不会过度收缩,炒制后口感更软嫩,更容易咀嚼。

4. 羊肉

切法:如果是比较嫩的羊肉,如小羊羔肉,可以顺着纹路切;若是老一些的羊肉,建议逆着纹路切。

原因:嫩羊肉纤维组织较短,顺着纹路切可以保持其鲜嫩的口感,同时避免肉在炒制时破碎。老羊肉纤维组织较粗,逆着纹路切能切断纤维,让羊肉在炒制后口感更嫩,减少其韧性,方便食用。


最后是上浆。

准备材料

主料:猪肉片、鸡肉片或牛肉片等。

辅料:淀粉(一般用玉米淀粉或土豆淀粉)、蛋清、盐、料酒、胡椒粉、食用油。

步骤

1. 肉片处理

首先将肉片洗净,用厨房纸巾擦干水分。这一步很关键,因为如果肉片表面有水,会使淀粉糊化,影响上浆的效果。例如,在炒肉片时,就容易出现脱浆的情况。

2. 调味腌制

在肉片里加入适量的盐、料酒和胡椒粉。盐可以提升肉片的基本味道,料酒主要用于去腥,胡椒粉能增添风味并且有一定的去腥作用。一般500克肉片可以加入约3 ~5克盐、10 ~15毫升料酒和2~3克胡椒粉,腌制10~ 15分钟。

3. 加入蛋清

腌制好后,往肉片中加入蛋清。蛋清的量根据肉片的多少而定,通常每500克肉片加入1 ~2个蛋清即可。蛋清可以使肉片更加滑嫩,它的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会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锁住肉片内部的水分。

4. 加入淀粉

接着加入淀粉,淀粉和蛋清的比例大概是1:1。例如,如果用了1个蛋清,就加入约10 ~15克淀粉。将淀粉和肉片充分搅拌均匀,让每一片肉片都裹上淀粉和蛋清,此时肉片会有一定的黏性。

5. 封油

最后加入少许食用油,大约5 ~10毫升。封油的目的是防止肉片表面的浆在放置过程中变干,同时也能在炒制时进一步防止肉片粘连。搅拌均匀后,肉片就完成上浆了,可以用于烹饪,如滑炒、熘炒等多种方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