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视对知名经济学家朱民关于楼市的访谈被刷屏了。
在央视访谈中,主持人问朱民:“房子还有可能再涨起来吗?”
朱民直接回答:很难。原因很简单,人口老龄化。我们的人均住房 42平米,达到欧洲水平,中国的人均GDP只有欧洲一半不到,在这个情况下,房价要起来不那么容易。
但是中国的房子结构很不均衡,年轻人很困难,二十六七岁三十岁结婚了,必须买个房子,那怎么办?双方的父母都得凑钱,储蓄都下去了,怎么消费呢?所以现在政策是大力发展租房市场,所以这次专门有两万亿财政的资金,鼓励地方政府把一部分的存量房子,买出来转为租房,你每月承受租房的房租,是根据你的收入水平调整的,当你是个人选择的时候,你应该有信心。
另外,朱民还说:房地产的需求会减少,估值会减下降,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心态就是面对现实,我们得接受这个。
记者随后问道:会不会影响信心?
朱民回答:如果你认识到这个事情,就不会影响信心。如果你今天买房子还想像1990年一样,涨100倍,你永远没有信心,你一辈子没有信心,你的孙子都没有信心。
上述就是央视这次访谈关于楼市的全部内容。
这次访谈是很罕见的,因为说房价很难上涨被大家认为是唱衰楼市,央视报道这种说房价很难上涨的论调就没有过,所以背后传递出的是不一样的信号。
我们知道央视节目访谈包括视频肯定是通过审核才发出来的,而且作为央媒它的报道对社会会产生很大影响,这个访谈发出来本身就是一种舆论引导。
再看看本次被采访的经济学家朱民,和民间经济学家不同,他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在官方任职过,某种程度上能代表官方的态度。
所以这次的访谈就是在告诉公众:房地产的需求是真的下降了,不要再幻想房价会再次大涨了。
关于房价不会上涨的原因,朱民说了三个点:人口老龄化,人均住房和人均GDP,句句戳中要点。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人口断崖式减少及老龄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截至去年末,全国总人口14.08亿,比上一年减少139万人,连续第三年负增长。其中60岁以上人口达到3.1亿,占比21%。
房地产长期看人口,有足够多的年轻人才会有人去买房接盘。现在的人口情况就是今后老年人会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最近一波婴儿潮是在1981年~1997年,年均出生人口约2200万,00后出生人口就大幅下降,00后比90后少了5000万人。
1997年出生的今年28岁,陆续会结婚,这两年还有需求,等1997年这波婴儿潮最后的一代人买了房,那买房新增需求便会断崖式下滑。
不到欧洲一半的GDP却撑起了和它们相同的人均住房面积,说明目前我们的住房需求已经不多了,过去20多年,之所以有巨大的住房需求,主要来源于农村人口进城引发的购房需求,来自于城镇化率,城镇化率目前也接近70%,增长空间非常有限。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居民杠杆率目前已经很高了,超70%,已经接近美国(75%)和日本(70%)的历史峰值水平。居民债务已经接近天花板,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高负债借首付买房了。
这就像一个人身高到20多岁左右就不长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限度的,因为背后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因为过去20年从0长到1米8,就推断出未来20年还会长到3米6。
目前上面的目标的“止跌回稳”,也是要把房价拉回正常区间,绝不是止跌回涨。未来的方向就是发展租房市场,搞保障房,把房子这块的支出降下来,去扩大内需。
这是当下迫切要干的事情,为什么?因为形势不等人,外部川普贸易战不断,刚刚又把对咱们的关税加到了54%,今年的出口压力很大。内部投资疲软,债务高筑,所以今年的重点是消费。
要拉消费起来,一是要提收入,二就是房价不能太高,不然买了房背负高额债务就没钱搞其他消费了。
最后,总价一下,央视这次访谈,再次告诉大家一个真相:房价很难上涨了,房子正变成一个消费品。
所以对待房子的态度应该变了,应该像买车一样,有居住需求买来住可以,但还想靠它来改变人生,实现财富成倍增长,那就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