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易尽朝露曦,世事无常坏陂复。岳飞曾经何等荣耀,满身战功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世间之事不是你做尽了就可以换来好处的,就像岳飞一样尽忠报国一辈子最终换得一个满盘皆输的场面。
然而岳飞被人算计,但是他的孩子后人们却并没有被株连,还要生存下去。他们这些人面对大宋不断尖锐的目光,只是四处逃窜,甚至离开大宋的统治范围。
而其中有一部分的人就辗转之间到了当时毗邻大宋的朝鲜半岛的附近过起了朝鲜人的生活。
不过这些人也不愧是岳飞之后,即便失去身份荣耀,他们依旧凭着自己的本事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这些身在朝鲜半岛的岳氏后人当时过起了什么样的生活?如今的他们又是一副什么模样呢?
岳飞后人
据史料记载,岳飞一生一共有五子二女,他最大的两个孩子在他被害之时,也已经都完婚,因为岳飞的罪过也并没有牵连九族,所以在现代之中还是有岳飞的后代存在的。
不过这些后人在当时已经是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过的日子也肯定不会好过。
而这个北逃的岳飞后人,就是出自他的第五个儿子也就是最小的岳霭。他出生的那个时间段是岳飞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官至太尉,赵构对他也是信任有加,专门下诏将大部分事宜都交给了岳飞。
而在岳霭一岁的时候,金国的军队在此前来进犯,岳飞更是加封正一品少保,前去讨伐北方。可以说如果没有奸人的陷害与昏君的猜忌,岳霭的一生应当是他几个兄弟姐妹之中最为顺遂的了。
然而岳飞的处境很清晰告诉了我们岳霭的人生没有这么简单。
三岁不到,父亲和大哥就被奸人所害失去了性命,家人带着他和他的哥哥岳震只能选择北上避灾。
他的哥哥当时也只有7岁,两个半大的孩子只能相互取暖,改名换姓保护自己不被奸人所害。
想要除去岳飞的人,自然也想斩草除根,害怕他们卷土重来。两个孩子渡过了长江,改姓了“鄂”姓,躲藏在了大河镇之中。
什么岳家军的荣耀,大将军的威严,在这一刻反倒是如同催命符一般的存在,两个孩子从此不敢再提起自己的父亲的名讳,只能东躲西藏。
一直一直的躲藏,许多人都以为岳家已经没有人存世了,就放弃了调查。而这两个孩子便也只能在这样的战战兢兢之间过着普通人的日子。
娶妻生子后的岳霭一直过着普通农户的生活,他从来没有受到过岳飞的庇荫,也没有享受过世家公子的美好生活。在他的生活之中唯一还和这些东西相关的时刻,就只有他的哥哥在梦中的呓语了。
他以为自己这一辈子也就是这样了。追求不了什么仕途与显赫,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不过未曾想,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他21岁的时候,宋孝宗替他的父亲平了反,而他也就借此恢复了“岳”姓。
他见到了皇帝之后,皇帝还觉得他这个名字不好,云山雾绕地看不见光亮,如今他们岳家已经是否极泰来了,所以皇帝给他赐了个名字,叫霆。
黑天墨地一道惊雷照亮个了整个大地,这是皇帝对岳家的认可,也是对岳霆的期望。
岳霆回到了赵家的朝廷,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跟着岳霆一起回去,他们已经在长江这一边过了许多年的日子,早已经习惯现在的生活。
所以这些人就和岳霆断了联系,后来的后来他们还有人一直北上,去到了女真部落和女真族进行了通婚。
而正是在女真族的这一支后人牵扯出了后面和韩国有关联的地方。
说这话的时候,中国已经是在元朝的统治之下了。这个时候在元朝出现了一个名叫阿罗不花的男人,可能是血脉的强势,也可能是自身的磨砺,这个人和他的先祖一样成为了当兵打仗的好手。
而后来他的儿子佟豆兰帖木儿也承袭了他父亲的能力与职位,一直保护着他们的族人,这一支一直处在朝鲜半岛附近,所以他们和当地的朝鲜先祖关系也颇为密切。
佟豆兰帖木儿和李成桂就是这样熟识的,后来他们因为武艺惺惺相惜,成了各自最贴心的兄弟。
就这么样,岳飞后人在朝鲜半岛的故事徐徐展开。
开国元勋
此时的李成桂还在崛起阶段,佟豆兰帖木儿和他是同乡,又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所以佟豆兰帖木儿也就在这个时候加入了李成桂的队伍。
李成桂是元朝武将李子春的嫡长子,和同为武将后人的佟豆兰帖木儿很是聊得来,一来二去两个人变成了兄弟。
作为李成桂的兄弟,佟豆兰帖木儿可以说是英勇善战。而李成桂也因为对他的信任,赐给了他“李”姓,也因此佟豆兰帖木儿彻底改了名字叫做了李之兰。
而得到了国姓的李之兰,自然更是为了朝鲜半岛的统一十分的努力与奋斗,在这段时间之内,女真、倭寇、蒙古什么样的敌人李之兰没见过,但是为了李成桂这个兄弟,他都一一地打退了他们。
尤其是倭寇,朝鲜和东瀛接邻朝鲜海峡,海患问题一直都很严重。
而李之兰跟着李成桂参与到了战争之中,一战功成,不止打退了倭寇,甚至还杀了他们的首领。
也是这一战让李之兰获得了封赏,成了真正意义上朝鲜半岛的功臣。
虽然这个时候的李成桂还没有成为皇帝,但是他已经官至侍中的位置,所以说跟着李成桂的李之兰也算是朝中数一数二的人物了。
虽然他们都是归顺了高丽王朝,但是本心他们这些当兵打仗的人野心是非常强的,这时候的李成桂还搞军事政变夺权,虽然没有直接当上朝鲜半岛的王,但是手握大权也没人能压制的了他。
而这个时候的李之兰便是一直辅佐听命与他,唯命是从。
等到李成桂彻底吃下整个高丽王朝建立起自己的朝鲜王朝的时候,李成桂成为了开国君主,李之兰自然也就成为了肱股之臣,开国元勋。
本就是敷于厚望赐了朝鲜皇姓的大将,如今还成功帮助李成桂建立了王朝,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李之兰那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恩宠。甚至被封赏了青海伯的爵位。
作为开国元勋的李之兰也确实担得起这些尊贵。因为刚刚建立起来的朝鲜王朝其实内忧外患颇多,很多事情都需要有一个能上战场的大将出马,而李之兰作为李成桂的兄弟,自然也是不遑多让。
李之兰这个时候是非常真心对待李成桂的,面对明朝有可能向北吞并的趋势,李之兰都是一意孤行想要冲锋陷阵保住李成桂的统治的。
不过在他知道了李成桂并不想和明朝作战,甚至想和明朝俯首称臣的时候,李之兰也没有表达过任何的不满与怨怼。
在他心中什么男人尊严,什么民族荣耀,其实都没有兄弟的统治与安稳来的重要。
李成桂并不是个多和蔼的人,为了自己安稳的统治他对外俯首贴耳,但是对内却搞大清洗,就是为了让高丽王朝曾经的旧人全部都无法再次争夺属于他的权力。
李之兰其实都看在眼里,包括李成桂对女真族群的态度。
作为曾经的女真族人,李之兰很不希望看到李成桂滥杀无辜的行径。然而他并不怪李成桂,因为在他看来这就是为君为王为了维护统治必须要做的事情。
而李之兰要做的就是安抚女真部落,不让他们起兵攻打朝鲜。
再后来的朝鲜王朝安定了下来,李之兰也褪去了铠甲,开始朝堂为政,而这个时间他也开始绵延后嗣。现在的韩国青海李氏家族就都是他的后裔。
就这样,原本的岳飞后人历经改朝换代、波诡云谲的时代发展之后,成了韩国人的老祖宗,彻底留在了朝鲜半岛这片土地上。
后来的人们未必还知道远在中国大陆的岳飞的事迹,只有族谱上的点点墨迹,记录着这点已经被历史的粉尘掩埋了的过去。
认祖归宗
1402年李之兰去世,当时的当权者已经是李成桂的儿子了,但是面对这样的开国功臣,新统治者李芳远依旧是格外的悲痛。
正是因为朝鲜王朝对于李之兰的重视,所以后来的青海李氏才能留下这么多子嗣。而且李之兰在生前,一直都有告诉自己的后人他们有关岳飞的身世。
告诉他们,大家的身上都留着宋代大将军的血液,也正是这样,即便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快千年,但是时间一到还是有人会提起这件事情。
这个时间就是岳飞的忌日,话说自从孝宗为岳飞平反了之后,岳飞的声势更胜从前,民众们本就爱戴岳家军的这位首领,知道了岳飞的处境与行为之后,大家是更加尊重了岳飞,甚至给岳飞开宗立庙,三不五时的就来祭奠他。
为此后世的岳飞后人还成立了岳飞后裔联谊会,后来更是更名为岳飞思想研究会,专门来研究他们这位老祖宗。
同时,韩国青海李氏家族也有自己家族的宗亲会,这些血脉亲人们也都会记得自己岳飞后人的身世,希望寻一个机会去到岳飞的故地认祖归宗,让世人都知道岳飞子嗣绵长,福源广进。
2000年,随着中韩友好合作的关系全面发展,对于这些岳飞后人认祖归宗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几分。
当时时任岳飞思想研究会秘书长的岳飞嫡孙岳朝军,开始编撰起了有关岳飞后人历史的书籍,岳飞的后人不只是在国内,还有很多人散落在了世界各地,为了了解并记录他们,岳朝军也是非常的努力,经常是“空中飞人”,四处寻找线索。
而有关韩国的青海李氏这一脉,岳朝军也有了很大的兴趣,他很希望岳飞的后人们都可以回来认祖归宗,所以为了更多地了解情况,他也是第一时间就飞到了韩国。
到了韩国,他直接就找到了当时韩国青海李氏宗亲会的会长李宪性,并和他谈论起了有关认祖归宗的事宜。
岳朝军自己也对这一脉进行了研究,确认了他们的身份。要想认祖归宗可不是简单的说说几句话这么简单,岳朝军更想要的是在韩国也建立起给岳飞祭奠的地方。
李宪性也很认同岳朝军的想法,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之下,李宪性筹集到了资金,休整了原本的祖坟,将它整体改造成了岳飞后裔宗亲祭祖参拜的地方。
从此以后,不止有中国才祭拜岳飞这位英雄,连带着韩国的宗亲们也可以在清明重阳等等的大节日对岳飞进行祭祖,凝聚整个岳氏家族的精魂与力量,让世界人民都知道岳飞的事迹。
每年的岳飞诞辰,天南海北的岳飞后裔都会来到杭州的岳王庙来进行参拜,即便这份血肉亲情早已经被时间所冲淡,但是属于岳氏宗族的荣耀,值得每一个岳氏后人记住。
在《满江红》的观影过程中,有很多人曲解岳飞甚至埋怨岳飞,说什么他不够圆滑,不够机敏,或者说他太过直接,功高自傲。
但是他们眼中的岳飞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岳飞,他们只是管中窥豹,看不清事情的原貌。
岳飞后人的这份努力,就是为了给这位民族英雄正名。
几个小时的电影概括不了岳飞的一生,也说不清岳飞人生的闪光点与精华,真正想要了解岳飞,还是要通过细致的研究与观察,才能知道其中的真意。
而岳飞后人这些血脉相连的人,就是研究与观察这些事情最好的人选,正是有了这些人,才可以维护住属于岳飞的该有的面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也不知道自己的血脉之中说不定流淌着什么样的伟人的血液,但是我们清楚一点,我们流淌的血液是中国人的血液,即便这些血脉生在海外,养在海外,但是属于中国人的血脉传承不该被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