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能源电动化进程加速,汽油消费降幅正在扩大。

文 ‖李明江 李嘉欣 孔劲媛

在能源结构转型与“双碳”战略的驱动下,中国汽车市场2019至2024年间实现了规模与结构的双重跃升:总保有量以年均6.38%的增速持续扩张,2023年突破3亿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持续增长,2024年销量达到1228万辆,市场渗透率达40.9%,较上年提升了8.5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585万辆,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突破10%。2025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南北差异更加明显。从整体看,中国汽车能源转型已从政策驱动的单一路径演变为市场驱动的多元竞合。

01

南北方差异较大

在政策推动、产业配套、消费能力较强和气候条件适宜等几大有利因素共同作用下,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南方市场,新能源汽车发展全国领先。其中,上海、海南的新能源车保有量占比均超过20%;浙江、江苏、广东则紧随其后,新能源车的占比均超过15%。上海实施免费申领新能源汽车牌照额度政策并打造“1公里充电圈”布局,广东拥有全国60%的新能源汽车产能,产业链集群优势突出。北方市场渗透率则普遍偏低,气候条件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如冬季气温-20℃左右的黑龙江、内蒙古等东北地区,新能源车保有量占比仅为4.5%和5.4%。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影响着消费者对车辆的选择。广东省具备建设条件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和1123个乡镇实现了公共充电桩全覆盖,公共充电桩数量与新能源车保有量比为1∶8,而内蒙古高达1∶15,充电便利性的差距显著。南北方市场的消费心理差异也较大。南方用户更看重使用成本与科技体验,北方消费者则优先考虑续航稳定性与车辆的保值性。

在新能源与燃油车的过渡期,混合动力汽车成为关键角色。根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全国插电式混动车(含增程)销售量达514万辆,占新能源车总销量的40%,较上年增长10个百分点。据国家工信部发布的《免征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公告》推算,插电式混动乘用车平均油耗为4L/100km,较燃油车节能约50%。北方市场因其低温适应性需求,成为混合动力的主战场。插电式混动车在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地区保有量最高,分别占本省新能源车比例的68.4%、64.5%、61.6%;南方市场以纯电动车为主导,云南、海南、浙江的纯电保有量在该省新能源车中的占比分别为77.4%、77.1%、76.6%。这种技术路线的分化,本质上是市场对气候、设施与消费习惯的适应性选择。北方依赖混动技术规避电池低温性能短板。江苏、四川等南方省份通过“混动+纯电”双线布局满足城际出行需求,但其插电混动的保有量仅为纯电的三分之一。南方市场坚定的向纯电路径倾斜。


02

呈现“南降北稳”格局

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超预期发展。2024年4月以来,国家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等陆续颁布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系列政策,支持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刺激报废汽车资源释放量远超预期。其中,《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到2025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50%。根据商务部初步统计,2024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超过了680万辆。结合上险量与汽油车销量测算,2024年全国报废汽油车总量达926万辆,同比增长53.2%,报废数量为有记录以来最高值。

2024年,全国汽油车保有量2.7亿辆,同比仅增长1.9%。同时,我国汽油车的燃油经济性不断提高,单车油耗逐年下降。现行国产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为9.54升/百公里,2022年国产燃油新车的实际平均耗油量为6.76升/百公里,优于限值29%,燃油经济性水平较高。耗油量较高的老旧燃油车报废力度加大,促使汽油车的实际年度汽油消耗在持续下降。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我国汽油车每车每年的汽油实际消费量平均下降4%。保有量增速要超过油耗下降速度,才能带动汽油消费增长。2024年汽油车增量减少,保有量增速降至1.8%,汽油消费开始进入结构性下降通道。同时,新能源汽车在南北方市场的差异化发展,这种分化导致汽油消费呈现“南降北稳”格局——华东、华南地区的汽油消费最早开始下降,东、西北地区仍保持小幅增长。

03

汽油消费降至1.47亿吨

2025年,中国汽车能源转型将步入新阶段。北方市场通过超充网络建设(内蒙古计划新增5万个快充桩)与低温电池技术突破(宁德时代-30℃续航保持率超85%),将推动新能源车保有量向上突破10%。南方市场则加速智能网联融合。浙江试点“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充电成本再降30%;广东、江苏的电动汽车市场进一步完善。全国层面,汽油消费预计下降2.5%。南方市场将使汽油消费降幅超5%;北方因燃油车保有量增速保持3%~4%,仍存短期韧性。值得关注的是,混合动力技术的迭代(如插电混动续航突破200公里)重塑南北竞争格局——北方或从“混动过渡”转向“混电并进”,南方则探索“纯电+氢能”的多能源路径。

中国汽车能源转型已从政策驱动的单一路径,演变为市场驱动的多元竞合。南方凭借完善的产业链与基础设施,成为全球纯电动化发展的标杆;北方则通过混动技术与超充网络,探索高寒地区转型方案。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继续增长20%,保有量达到5000万辆,在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达到14%。汽油消费面临着更大的下行压力,预计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2025年汽油车销量和报废量基本持平,汽油车保有量呈现“零增长”。同时,燃油经济性更好的新车替换旧车,本身就将带来汽油消耗量的下降。停车费用、燃油费用的高企,以及停车的不变性和行车的拥堵,促进更多消费者选择新能源网约车、地铁等公共交通方式,既有的汽油车出行频率将进一步下降。在保有量零增长和实际油耗持续下降的双重压力下,2025年我国汽油消费需求将进一步下降至1.47亿吨,同比下降3%左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