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请彭德怀吃饭,满桌的菜刚端上来,彭老总扫了一眼,直接指着许世友笑道:“你是真爱财。

这话听着像是玩笑,可那年代的军中大佬,谁能拿“”说事?更何况,许世友一向以豪爽直率著称,怎么就成了“爱财”之人?

事情还要从1956年说起。

那年,许世友在南京军区任司令员,彭德怀是国防部长。

两人虽同在军中,但平日里打交道不多,一个管华东,一个管西北,直到这次视察工作,才有了难得的面对面交流。



彭德怀的作风,军中无人不知——严谨、节俭、不搞特殊。

去各地视察,地方上都得掂量着接待,生怕出了纰漏。

许世友这边,手下人商量着要不要特地安排一场接风宴,毕竟是国防部长亲临。

许世友摆摆手:“吃饭是要吃的,但就按老规矩来。

“老规矩”是什么?



四个菜,三个素的,一个荤的。

当天,饭菜一端上桌,果然是许世友一贯的风格——炒黄豆芽、青椒土豆丝、烧豆腐,再加上一小碗炖狗肉。

酒也没多讲究,就一瓶高粱大曲。

彭德怀一看,笑了:“就这?

许世友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我就这样,最看不惯铺张浪费。



彭德怀大笑,放下筷子,指着许世友道:“你是真爱财。”

许世友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这不是讽刺,而是赞赏。

许世友的节俭,刻在骨子里。

他出身贫寒,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吃顿饱饭都难。

成年后入伍打仗,见惯了战场上的生死,深知粮食的珍贵。



新中国成立后,职位高了,条件好了,可他仍旧保持着从前的习惯。

住的地方,中山陵八号,原本是孙科的宅子,西式装修,花园精致。

但许世友一搬进去,就大刀阔斧地改造。

砍掉花草,建猪圈;填平苗圃,开辟鱼塘;连人工湖边都种上了蔬菜。

一番折腾下来,昔日的洋气庭院,硬是变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场。



别人住豪宅,他种菜养猪,图什么?

习惯。

吃的方面,他更是简单到极致。

早餐两个鸡蛋、一碗稀饭,午餐青菜豆腐,晚饭酸菜面条,从不讲究山珍海味。

军区给他配了高级轿车,他不坐,嫌浪费,宁愿继续用那辆破旧的吉普车。



南京的冬天冷,军区特意给他换了一辆带空调的车,他直接拒绝:“要坐你们坐,我不要。

彭德怀,同样如此。

他的节俭,是军中出了名的。

有一次,警卫员看他鞋破了,偷偷量了尺寸,给他领了一双新的。

他看了看,摆摆手:“我这双还能穿,退回去吧,战士们更需要。



出国访问,组织上给他发了服装费,建议他做几件新衣服。

他当场拒绝:“不花自己钱,就不知道心疼。

最经典的一幕,还是他换车的事。

一天,一辆崭新的高级轿车停在他家门口,是中南海交通科按规定给他配的。

秘书兴冲冲跑来:“首长,新车到了,您出来看看!



屋里没动静。

秘书又喊了几声,彭德怀终于开口:“换什么车?我那辆还能开。

秘书还想劝,他直接一句话堵死:“你知道这车是怎么来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换的。

车,就这么被原封不动地开走了。

所以,当这样两个节俭惯了的人坐在一张饭桌上,相视一笑,彼此都懂了对方的坚持。



他们的“爱财”,不是贪财,而是惜财。

惜的是粮食,爱的是百姓的血汗。

许世友后来回忆起这顿饭,感慨道:“彭老总说我‘爱财’,其实他自己比我还‘爱’。

有人说,真正的军人,怕的不是吃苦,而是忘了为什么吃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