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传奇的女性,她的名字曾一度被岁月尘封,但因为她的坚韧、忠诚和不屈,却在后人的心中重新闪耀出耀眼的光芒,她就是——王藕,一位出生于湖北江陵的奇女子。

王藕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充满了革命的激情与命运的坎坷,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位真正传奇的女性。而造就她的传奇的,可以归结于她创下的两个“第一”:我党第一位女县公安局局长、第一个贴了反林大字报的人!

本期内容,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传奇的女性,领略一下她的传奇事迹吧!



王藕,原名祝振荣,1917年9月出生于湖北江陵一户革命家庭,其父早年曾就读于保定军校,参加过武昌起义,是一位思想进步的革命者。在父亲的影响下,王藕从小就养成了坚韧不拔,且敢于与不平之事作斗争的刚毅性格。

1931年,14岁的王藕考入江陵省立八中就读,在此期间,她接受到了进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并开始积极参加我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然而,她的激进行为也引起了校方的注意,不久后便被勒令休学。

怎料,校方此举非但没有吓住王藕,反而更加激起了她的反抗之心,当即便愤而弃学。不过,王藕并未就此放弃学业,而是开始了自学自修。

1936年后,19岁的王藕应聘进入沙市鄂中小学教书,成为了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然而,彼时的中华大地正面临着日寇的蹂躏,中华民族正处于危难之中。在此国仇家恨之际,身为人师的王藕再也无心教书,她深知,只有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才是自己目前唯一正确的选择。

于是,1937年初,王藕离开学校,毅然奔赴武汉参加妇女战地工作团。武汉沦陷后,她被派到老河口组建文化工作站,并担任副站长,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同年冬,她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在那个年代,女性参加革命运动可以说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但王藕却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逐渐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革命者。



1939年,刚调任妇女队长和宣传股长没多久的王藕,由于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被党组织送进位于的河南确山竹沟党员训练班学习,结业后被派到汝南话剧团任团长、党支部书记。

在汝南话剧团干了仅一年时间,王藕就被调到京安县任县委宣传部代部长、社会部秘书等职。

1941年5月下旬,王藕受命只身前往日伪据点侦查敌情,结果遭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在狱中,王藕遭受敌人各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但其坚贞不屈。

最后,在组织多方营救之下,王藕终于重获自由。而值得一提的是,王藕在狱中坚贞不屈、宁死不从的英雄事迹还曾一度在鄂豫边区广为流传。

事实上,对于王藕而言,此次“牢狱之灾”不过是自己革命生涯的一段小插曲而已,这非但没有使她感到害怕,反而更加坚定了她革命到底的决心,因此出狱后不久,她又重新踏上了革命征程。

1942年后,王藕历任云梦县委社会部副部长兼任公安局副局长、江陵县委社会部部长兼公安局局长,成为我党第一位女公安局局长。

抗战胜利后,王藕奉命赶赴东北解放区工作,后任吉林省委社会部(公安处)司法科长。

在此期间,她在时任吉辽省委社会部部长兼公安处处长于克同志的领导下,先后破获了“制造假钞票”和“三青团”两起大案,还破获了敌地下建军团长李元良等十余名案犯,为东北社会局势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8年底,王藕被调到第四野战军政治部民运部工作,后随部进京,并参与了故宫博物院的接管工作,之后又参与组建南下工作团,并担任第一支队副政治委员。1949年5月,王藕率干部队随军南下,回到了家乡湖北。



新中国成立后,王藕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民众运动部副部长、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第一副处长、中南军政委委员会建筑工程部劳动工资处副处长等职。

事实上,凭借王藕的资历和贡献,在建国后完全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前途,然而,建国后的数年间,她的职位却几乎没有太大的调整,一方面是因为其身体原因,另一方面则源于她那刚毅的性格。

我们在前文说道,由于受到其父亲的影响,王藕从小就养成了刚毅的性格,凡遇不平之事、不正之风,她必挺身而出,并坚决与其作斗争。

建国后,王藕就因反对个别领导的不正之风,并多年顶风坚持上诉,导致她多次遭到错误的处理。她曾这样写道:

我热爱真理,热爱共产主义的道路,热爱党的事业,可是党内少数恶劣作风的存在,是我深所厌恶的,我热望党能雷厉风行地克服纠正。因此,谨以一颗天真未泯的赤子之心向党中央倾诉这一切……

然而,她的一次次申述,换来的却是一次次地驳回,不仅如此,她还因此受到了各种不公正的对待。1958年和1960年,她先后被开除了党籍、撤职、降级,并被开除公职,还被戴上了“坏分子”的帽子,被送去劳动改造……

但无论身心受到何种折磨,王藕始终初心不改,原则和底线更不改,她拒绝认错,拒绝检查。而毫无疑问,她的“拒不配合”换来的只有更加不公正的对待。不久后,她就被诬陷患有“精神病”,并被送进医院进行诊断,以证明她真有精神病,但医生却开出了相反的诊断书:“她意识清晰,思维逻辑性强……未见精神异常。”

在农场劳动两年后,王藕被“保外就医”,提前释放回到了家,但已没了工作的她,只能靠亲朋好友接济为生。



但王藕心性刚烈,怎能忍受这种不劳而获的事情,于是,在身体稍微好转之后,她便主动到首都东城养路队参加义务劳动。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她昔日的老首长陶铸同志还曾送给她三百元钱治病,但她没有收。

尽管身心受到了巨大地折磨,但王藕始终没有倒下,也没有向命运屈服,她那刚毅的性格也并未就此消磨,她还是当初那个不低眉折腰的女强人。

众所周知,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林彪不仅接替彭德怀成为了第二任国防部长,而且还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并主持军委的日常工作,1966年“特殊时期”开始后,其权势更是如日中天。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人“巴结”他还来不及,更别说还要“反对”他了。但有一个人例外,她就是王藕。

从1966年8月开始,王藕就开始用各种小字报来批判林,比如林大量印发“语录”,王藕就说:“这是非常有害的断章取义”;林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说:

这次要罢一批人的官,升一批人的官,保一批人的官。组织上要有个全面的调整。

王藕就说:“这是国民党的一套,一朝天子一朝臣。”

尽管王藕曾多次将自己的想法写成小字报,送到中组部转呈主席,但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事实上,在当时那样的历史环境之下,这样的结果也毫无悬念。

既然小字报没有效果,那就用大字报!

于是,从10月下旬开始,王藕就先后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北京站、西单等地共张贴了五张反林的大字报,而她也成了当时全国第一个贴了反林大字报的人。

但这还没完,在这之后,王藕又陆续贴出了十多张反林的大字报。



毫无疑问,王藕的行为很快便引起了首都警方的注意,这年12月初的一天傍晚,王藕被带上了警车,当晚便接受了长达五个小时的审讯。之后,王藕又受到了接连几次审讯,但她始终坚持真理,拒不认罪,表现出了凛然正气。

1967年12月初,王藕已经被关押了整整一年,当审讯人员问她是否认罪时,王藕则坚定地回答道:“我是不可能认罪的!”跟这一年来的数次审讯一样,这一次审讯又是无果而终。

1969年10月,在“一号通令”的背景下,王藕被转移到了山西隰县看守所。此时,王藕的肺结核病由于得不到好的治疗,现在已经发展至开放性的晚期了。

1971年春的一天,王藕向看守人员借来指甲刀,先剪下一缕头发,又剪下指甲,然后用一块布紧紧包起来,留给她的亲人。同年5月24日,王藕走完了她坎坷悲壮的一生,年仅54岁。而就在短短四个月后,蒙古温都尔汗上空惊爆巨响……

16年后,即1987年,王藕终于得以平反昭雪。这年2月26日,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在北京八宝山为她举行了遗物安放仪式,这也算是对她在天之灵的告慰了。

王藕的一生可谓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她的精神却永远不朽。她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勇敢和坚韧。在那个充满磨难的时代,她就像一支挺立的竹子,无论被压得多重,依然不动摇……

参考文献:

1.《王藕:第一个贴了反林彪的大字报》.作者 铁民

2.《第一个贴了反林彪的大字报的人》.墙上春秋.作者 罗平汉

3.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吉林党史人物传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中国人民政治政协会议湖北省云梦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梦文史资料 第5辑:内部印刷,1989

5.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编.人物辞典 下 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