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在缅甸地震中遇难的人数已接近4000。由于大量基础设施被毁坏,灾区三分之一的人口需要人道主义援助。中国第一时间派出多支救援队并捐赠了大量人道主义物资,可谓争分夺秒地救援灾区,但当地混乱的情况仍使灾民无法得到及时的救助。
实际上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进入灾区的的通道并不通畅,昨天就发生了一次恶性事件,中国红十字会的救援物资由9辆缅甸卡车运输,在途径缅北瑙丘镇一个村庄时突然遭到枪击。他们只能原路返回,前往缅北民地武德昂军控制的地方。
事发后各方相互指责,德昂军谴责缅军拦截救灾物资。而缅军支持者则反向指责是德昂军在演戏,想私吞救援物资。还发布了一段视频称,前一天云南的救援人员已经顺利通过并抵达曼德勒,缅军并没有拦截。
直到今天下午,缅军才搞清楚状况。军方发言人佐敏吞少将承认,确实是缅军拦截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援物资车队。
他解释说,哨卡士兵事先并不知道有运输中国救援物资的车队通过,事发地点位于交战前线,又是晚上视线不佳,车队距离哨卡200米处,士兵用信号灯警示。但车没有停,距离100米处,缅军朝空中开了3枪。随后车辆返回德昂军控制的瑙丘镇,但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佐敏吞表示,目前已经就开枪事件进行调查,并与中国红十字会联系表示了歉意。他还要求民地武不要利用救援物资事件进行政治宣传。而德昂军方面称,目前车辆仍滞留瑙丘,由于车和司机都是缅甸人,后续估计要中间人协调才能通行。
中国也进行了回应,强烈敦促缅甸各方确保中方在内的各国救援人员和物资安全,确保救援运输通道畅通。
枪击事件揭示的不仅是地震灾民暂时的苦难,更是这个国家巨大的伤疤。如果关注过这场地震的朋友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事,几乎没有看到缅甸军方人员投入到救灾行动中。因为他们大多在前线打仗,而且军方兵力短缺,在许多战场都呈现溃败状态。
缅甸的乱局,不仅给普通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利益。若不是这次地震,可能没有人关注缅甸这个小国,更不知道这个国家长年经历着战乱。自从二战后从英国独立以来,战争几乎没有停过。
最近一次全面性战争爆发于2021年,军方以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选举中作弊为由发动政变,将其软禁,夺取了政权。民盟也不甘示弱,联合各少数民族组成了民族团结政府(NUG)流亡美国,同时组建了武装部队人民保卫军(PDF)与各民地武一起对抗缅军。
在美国的经费支持下,PDF逐渐发展壮大,将缅军绝大部分兵力吸引到下缅甸。同时NUG又与缅北的三兄弟联盟等民地武合作,以打击电诈为口号,在缅北发动大规模反攻,夺取了大片领土。截至目前,缅军13个军区已经有两个军区被民地区吃掉,在缅北和西南部的若开邦几乎已经没有立足之地,其他边境地区也大多被各个民地武占领。
关键时刻,邻国出面调解,促使缅军与同盟军达成停火。同时俄罗斯提供了无人机技术帮助,缅军才勉强稳住阵脚。地震发生前,缅军正与德昂军、PDF等武装在曼德勒以北地区进行激烈交战,缅军依靠无人机优势,逐渐夺回了一些关键据点。
地震发生后,三兄弟联盟宣布单方面停火一个月。但缅军好不容易占据主动,不甘让德昂军利用这段时间休整,仍准备发动进攻。在其他战线,各方也在反复争夺。这也是缅军哨卡士兵为何如此敏感的原因。
缅甸的战争造成了一些奇葩的现象,不仅武装林立、治安混乱,收费站也多如牛毛。缅甸非常贫穷,光靠老百姓的税收根本无法养活军队。各个武装组织要活下去,要么搞黑产,要么拦路收钱。
经过缅北大战之后,仅从云南瑞丽到缅甸曼德勒这一段路就被克钦军、德昂军、同盟军等多家武装分割占据,每支部队都会设置多个卡点收费。
前段时间有在缅北做生意的表示,从瑞丽到曼德勒450公里路程,一车货的运费竟然要4.5万元人民币。其中大概一半是各个武装收取的过路费,另一半是司机冒着生命危险经历战区收取的高报酬。
这条线路对中国非常重要,被称为“西南出海战略通道”。我国已经与缅甸合作共同开发其西南沿海的皎漂港,如果能打通该港口到云南的联系,我国西南腹地便有一条更加便捷的出海通道。
由此南下,不仅路程缩短,能节省运输成本。最为关键的是能绕过马六甲海峡,以免在关键时刻被美国卡脖子。回望二战时,我国沿海都被日军封锁,就是从缅甸开辟了一条物资进口通道,滇缅公路当时被称为中国唯一的生命线。
对此,国家早有规划,要打造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一条铁路连接皎漂港,这也能极大地带动缅甸经济发展。遗憾的是,战争使项目无限期搁浅,同样使缅甸这个贫穷的国家日益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但目前这种状况,就连救命的物资都不一定能畅通,试想一下平时做生意要有多困难?这也是我们希望缅北保持和平稳定的主要原因——动乱的缅北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其实,缅甸是东南亚地理位置最优越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既能满足粮食种植,也能转化为能源支撑工业发展。她既是中国西南出海通道,也是印度向东发展的桥头堡。不论是抱住谁的大腿,都不至于像今天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