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两天的军演已经结束,在这两天中,美日菲军方都没有大动静,台当局虽然一直龟缩,但他们也意识到,大陆已经现了台当局最大的软肋:能源设施。怎么办才好?台高层想出了一个毒招:上核电。
为啥台政客突然这么怕能源被打?两个原因:
首先,军演第一天,就有台媒曝出:已经有天然气船进不来,只能在台海周边转圈。到了4月2日军演快结束时,台官员站出来澄清称:“没有这回事,那些天然气船只是在那边排队。”但很快网友就发现这名官员在说谎,因为这些船并没有拥挤的情况,明明前面畅通,他们就是不敢进港。
其次,4月2日,东部战区新海报中首次使用了“毁瘫”二字,这其实就是点名将摧毁岛内能源设施。台湾的天然气100%是靠“进口”,而能源的“进口率”也达到了95%。正常情况下,岛内的天然气储备大概是11天左右,粮食是两个月左右。但问题是,有美国专家指出:“一旦被围岛,美军需要台军自己先挺1个月。”
在这种情况下,在刚刚过去的数小时内,一些岛内政客想出了狠招:必须大力推进和发展核电项目,现在不是讨论核电有多危险的时候,再险也得试一试。
其实,近两年来关于核电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支持者指出核电的5大好处:
1.占用土地非常小;
2.供电稳定;
3.比天然气便宜;
4.核能不会排碳;
5.持续性、永续性好。
其中这第5点,其实就是针对有可能被大陆封控的情况。天然气最多两周就会断,但核电就不会,这就是它永续性好。但问题是,台当局真的能使用好核电吗? 答案是否定的。就在今年3月6日,台湾地区屏东县恒春镇第三核能发电厂还发生了火警,原因是冷却水塔起火。虽然最后火被灭了,但仍然让岛内捏了一把冷汗。当时,大量民众冲到电厂前抗议,要求关闭该厂。
目前,岛内一共有3座核电厂,一厂和二厂已经停运了,只有三厂在运作。但是,这三厂的情况是几乎年年都会发生火情或其它事故,就像一枚定时炸弹。但现在一些台政客的意思是:现在两岸风险这么高,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要么建新厂,要么重启一厂和二厂。
关于这件事,赖清德一向阴险得很。本质上,他并不怕拿2000多万岛民的生命冒险,但他不愿意自己拿这个主意。他希望通过炒作台海局势,让那些害怕停电停气的精英人士出来说话,然后他自己再假意“不情不愿”地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