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强调能源安全,尤其是电力能源供应的安全稳定,这不只是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底层支撑。这也是我为什么始终认同能源发展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观点的原因。
众所周知,俄乌冲突中,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与北溪管道被毁已证明,能源基础设施的脆弱性足以动摇一国经济根基与社会稳定。
所以,这个事情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和借鉴,那就是如果必须要武力解决问题,能源设施的脆弱也许可以成为最好的攻击目标,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设想一下,湾湾这边的死硬分子正在紧张的准备军事行动,结果电力供应被切断了,在他们所谓的军队中、普通社会大众中引起了巨大的恐慌,只要掐断了湾湾的电力供应,他们甚至可能不攻自破、不战而降。
当然,这样臆想有点异想天开了,但是你不能否认,兵马未动,能源不仅没能先行,还被扭住了脖子,你憋着一口气怎么和别人有吃有穿有能源的打嘛。
所以,昨天东部战区的实弹射击演练,不仅仅不再使用一直以来意图明显但一直藏着掖着的“联合利剑”的演习代号,而是用指向性异常明确的“海峡雷霆-2025A”作为演习名称。
而且,官方通报已经明确表明,此次实单演练针对的两大目标之一就是能源设施。这一次升级的军事威慑,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对台湾省电力能源孤岛化运行现状存在危机和问题的精准判断,而湾湾这张已经破旧不堪、漏洞百出的局部电网极有可能成为台独分子崩溃的定时炸弹,而对我们来说,则会成为顺利完成预定目标的有效助力。
个人认为,东大现在是需要一场战争的。一来可以真实的秀秀肌肉,震慑那些围在美国身边叫嚣狂吠的宵小分子。二来出于缓解因为国内巨大工业产能过剩压力的需求,也正好去去库存,给制造业好好回回血。三嘛,就是顺水推舟完成中国大一统。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
就湾湾地区的电网现状,本人在某乎上查询到一位优秀电力答主的文章,全面深入的学习了解了一下湾湾地区的电网现状,当然没有必要在这里细说,各位就记住几个关键的信息就行了,一是电网结构薄弱,输电线路没有成环,存在两个输电断面,东北中南基本全靠本地自平衡,存在巨大运行风险。二是电源分布不合理,电力潮流只能纵向流动,缺少横向支撑等等。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整个湾湾地区的能源自给率还不到2%,超过98%的能源严重依赖进口,其天然气、煤炭、原油三大能源储备分别仅能支撑7-14天、40天和70天,远低于国际安全标准(天然气90天、煤炭180天),一旦海运通道被切断,全岛45.3%的天然气发电机组将在10天内停摆,曾经让他们引以为傲的以台积电为代表的半导体等高耗能产业将遭到毁灭性冲击。
而东部战区在官方发布的演习官图中,就有“锁控”和“毁瘫”主题海报。也就是说,万一真的到那一步,也许先封锁再毁瘫就是我们的战术选择。而在我们围岛封锁的策略下,不动一刀一枪,整个湾湾地区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电力供应。即便有备用电源,但是那点可怜的原料储备又能坚持多久呢?
至于假象中的什么登陆作战、远程轰炸等等,甚至都无需发挥作用。失去能源供应的整个台岛在一片黑暗中,车不能动、灯不能亮,系统不能运行,还有什么资本拿来对抗呢?
插几句题外话,有人担心万一真的发生台海冲突,美国会进行军事干预。个人认为,如果往前推十年二十年,确实是个极大的隐患,但是目前,已经不足为惧。一来,我们第一步的围岛锁控策略充其量算是个准军事状态,只要没有开出第一枪,就不算爆发军事冲突,美国就没有理由和借口干预。二来,看看他们自己在也门跟穿拖鞋的打成什么样了,一群几乎一穷二白的流浪汉,硬是让美国自己主动暴露了自己航母战斗群战力拉胯的现实,这哪是朝鲜战争时期的美利坚?分明是养尊处优的少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