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处分条例》新增条款:
与管理对象打牌即违纪,哪怕一局只赌一瓶矿泉水。
打牌打麻将,踩了哪些红线?
同是机关干部,不同省份的牌局,哪些不能碰?
01 前车之鉴:害人丢饭碗
案例1:微信红包成罪证
某市4名干部建微信群打“1元麻将”,三个月发红包流水达12万元。
纪委通过微信支付记录锁定证据,全部给予警告处分。
案例2:棋牌室变受贿场
在茶楼打麻将,每次输给开发商5-8万元,两年累计“输掉”87万元。
茶楼监控视频成为受贿铁证,最终被判刑8年。
案例3:家庭娱乐踩红线
某乡镇干部春节与亲戚打麻将(10元/局),被群众拍视频举报。
因在场有其分管企业负责人,被认定“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受到诫勉谈话。
02 各地执行法规不同
核心法规:
《纪律处分条例》第二十八条:
赌博或变相赌博,与管理对象进行带彩娱乐,造成不良影响。
《政务处分法》第四十条:
赌资认定:单次输赢≥当地月低保标准(广东500元),累计赌资≥3个月工资即处分。


经典案例:
与校友打10元麻将,因校友含企业顾问,认定“可能影响公正履职”受警告。
03 合法娱乐不算事
合规三原则
1. 金额设限:单局输赢,不超当地最低小时工资(约20-30元)。
2. 对象避嫌:不与同事、管理对象打牌。
3. 时间管控:周末节假日进行,时长不超过3小时。
突发情况咋办?
使用纸质筹码替代现金交易
选择私人住宅,而非营业场所
提前向单位报备娱乐性质
同事领导不能约,营业场所是火坑,现金流水留把柄,超过三小时要叫停。
04 政策红线:三类牌局不能碰
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四十条分析,
金额设限
单局输赢超月均工资10%,即违纪,累计赌资超5000元可追究刑事责任。
对象避嫌
与管理服务对象打牌,下属向上级故意输钱。
时间管控
工作日前夜打牌影响履职,特殊期期间聚集打牌。
合规娱乐方式:
单局金额≤当地最低时薪,参与者无职务关联。
场所需为私人住宅,非休息时段,出现在棋牌场所超1小时即记录。
时间在节假日白天,不用线上支付结算(夜间频繁小额转账自动预警)。
05 亲属娱乐要报备
亲友娱乐:直系亲属间打牌,需提供户口本证明。
单位活动:工会组织的扑克比赛,奖品价值不超100元。
智力竞技:桥牌等非赌博类棋牌活动,需提前备案。
备案流程:
登录单位内网“文体活动报备系统”
上传参与人员关系证明
签订《承诺书》
牌桌不是法外之地,娱乐与违纪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纪律是防止干部滑向深渊的护栏。
娱乐有边界,牌桌非净土,守住手上的牌,才能稳住手里的饭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