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红书有人靠卖高校待遇信息差,3个月搞了11.9W!

这玩意儿既不是考研题库也不是简历模板,而是把全国高校的薪资、补贴、考核要求扒了个底朝天,标价45.9,卖了2597份。



今天咱们不扯虚的,直接上干货:
为什么这玩意儿能火出圈?我们普通人怎么跟着吃肉?

这年头信息根本不值钱,网上关于卖虚拟资料的完整版教程有很多的,我们不要再被割韭菜了,去浏览器搜一下,有很多详细的卖虚拟资料教程,你按照课程的方法去操作,7天都能挣你1个月的工资。

不会搜?如下图:



一、高校待遇信息差凭啥卖这么好?

你以为高校招聘公告写得很实在?天真!

比如某985院校写着“提供科研启动金”,实际要分5年发,中途离职一毛不给;

再比如“年薪20万起”,到手才发现含30%绩效,完不成就扣钱……

这就像相亲对象说自己“性格开朗”,结果见面发现是个社恐!

而这份资料直接把各校的隐形条款、真实到手工资、甚至食堂补贴都标得明明白白。

现在985硕士挤破头进二本当老师,但90%的人只会无脑海投。

比如同样招博士,山东某高校安家费30万,但要求5年内拿重量级项目,隔壁河北同级别院校给15万却不用考核。选错一步,等于白送学校一辆五菱宏光!

这资料就像给学霸开了上帝视角,直接跳过“踩坑副本”,专挑钱多事少的岗位下手。

我一发小去年考高校教师,翻烂了50多个学校官网,最后花43块买了份现成表格。用她的话说:“少喝10杯奶茶,换我少加3个月班,这买卖值了!”
这资料能爆火,就3字——刚需(找工作)、痛点(信息不透明)、懒人经济(不想查资料)。

二、普通人怎么去操作?就3步

1、搜集资料

盯紧高校官网“人才引进”栏目、人社局公示的科研补贴文件,甚至二手平台的高校转租信息;
混进20个高校工作群,用爬虫抓取关键词“退学警告”“绩效被扣”,这些才是真实待遇风向标;

把各校福利按“到手工资”“隐形坑”分类,用红黄绿三色标注推荐指数。

2、把资料包装成网红单品

用高校标志性建筑做背景,大字标“2025内部流出版”,右下角加半透明水印“不要外传”;

别光堆数据!加真人测评:“东北某高校号称‘补贴丰厚’,结果取暖费自己交,南方人慎入!”

单省版39、区域打包价88、土豪价199,专治选择困难症。

3、做流量

考研调剂季发“这些冷门院校给钱比985还大方”,毕业季发“高校辅导员的真实工资”

把刚需人群引流到私域,进行二次转化就行。

有人杠:“现在入场早卷成麻花了吧?”

但真相是:
80%的人只会复制表格,而高手早就玩起降维打击。

比如给用户定制“选校方案”(多收200)、捆绑卖“职称评审技巧”,甚至对接猎头拿提成。

记住,
大钱的人,永远在解决信息差背后的深层焦虑。

别瞧不起倒卖信息,用合法手段帮人省钱省时间,就是当代最体面的生意。
毕竟当你还在纠结“这算不算割韭菜”时,学霸们早用这钱付了房子首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