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树文 记者 李子璇)近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里,志愿者邱炎完成了27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采集工作,为北京的一位患者送去“生命火种”。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34岁的邱炎是淮安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服务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2011年,刚上大二的邱炎第一次踏上采血车,捐献了300毫升的全血。此后,他就一直持续参加无偿献血。

目前,邱炎已经献了6300毫升的全血,总共是16次。

2021年3月,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的邱炎在参加一次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在洪泽血站献血的时候,当时有个医生推荐我的,问我愿不愿意。当时我不太了解,他说捐献这个可以救治血液病的患者,可以救人一命。我听到这话,就说先登记上吧。”2025年1月8日,邱炎接到红十字会的通知,他与北京的一位患者初配成功。在初步了解了捐献程序以及捐献对自己身体并无大碍等情况之后,邱炎立即决定捐献。

邱炎表示,第一个就是改变作息时间;第二就是多吃一些降血压的食物,比如说芹菜啊这些;第三就是运动,基本上恢复了每周三十公里以上的慢跑,每周要运动五小时以上。

“能和病人匹配上,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缘分吧。希望我的血液(造血干细胞)给他带来新的生命。”当天,经过五个多小时的采集,邱炎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74毫升。

邱炎是清江浦区第25例,也是淮安市第6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