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陈朝和)近日,“春之声——生命·希望”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成都医学院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举行。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卫健委、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及家属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成医师生代表200余人,向志愿者纪念碑敬献鲜花,追思礼赞医学生成长之路上默默奉献的“无言良师”,激励成医学子铭记初心,践行医者使命。
“以肌理为纸绘制生命的图谱,用角膜折射黎明的温度……”活动中,成医学子献上诗朗诵《无声的丰碑》,以自述与散文诗形式演绎捐献者的生命故事,向“无语老师”致敬。参与活动者怀着敬爱、感恩之心,一一向“无言良师”纪念碑敬献鲜花,鞠躬致敬。
“希望你带着这份图谱,在未来的学医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去帮助更多的患者,救助更多的生命。”彭炜老人参观人体生命馆时,将自己珍藏的一本人体解剖学图谱赠予引导志愿者、2024级临床医学院的彭丽宸。
年过古稀的彭炜老人,曾向成都医学院图书馆捐赠过书籍。老人的女儿从小成绩优异,考进了医学院校,立志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但在2002年19岁时不幸离世,其将眼角膜捐给了三位患者,书写了医者仁爱的大爱精神。
据悉,成都医学院作为四川省红十字会授权的遗体捐献接收单位之一,2010年开始接收自愿捐献的遗体,截至目前,已接收了900余位捐献志愿者的遗体,有力支持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成都医学院副校长代敏表示,成都医学院前身为军校,有着红色基因,学校十分注重红医文化与医学人文融汇铸魂的育人工作。近年来,学校将捐献者的仁爱精神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建构以“无语良师”为主题的课程思政,通过课外活动,深化红医文化和生命教育,让大爱的种子在成医学子心灵中生根发芽。学校将持续优化接收流程,强化人文关怀,做好遗体接收工作,为捐献者家属提供最贴心的慰藉。
作者:陈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