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我是小碗非著名专业吃货「郑郑」

最近社交平台上火了一款酸奶叫「干噎酸奶」,看着像雪糕,吃起来像石膏。

不少吃播达人纷纷在挑战“一分钟吃完一罐干噎酸奶”,一边往嘴里塞,脖子一边伸出二里地,开口说话也说不了。

有人说干噎酸奶吃起来像石膏,别轻易尝试。

又有人说它低脂高蛋白,是一种很好的营养补充。

你们吃过吗?


这个名字看着陌生,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熟悉的酸奶换个名号而已。

一起来看看吧~

市售的大部分大概可以分为两种:

①前发酵型,又叫搅拌型酸奶,先发酵后灌装。

②后发酵型,也叫凝固型酸奶,先装罐再在容器中发酵。

前发酵型口感柔和,更好入口,风味更多。

后发酵型一般是原味酸奶,凝结度也更高,像北京老酸奶就属于后发酵型。

▎那这个火爆网络的干噎酸奶算哪种呢?

从各大博主的自制干噎酸奶的步骤中不难发现,干噎酸奶,就是利用过滤技术将普通酸奶中的乳清进一步释出,这个步骤也被称为“冷萃”。

这个做法,很像近几年流行的希腊酸奶(全名:希腊冷萃酸奶)做法。

希腊酸奶的制作,本质上就是通过长时间冷萃,极大减少酸奶中的乳清,让质地变得更为粘稠凝结。

自制干噎酸奶,可以说是希腊酸奶的进化浓缩版——更进一步冷萃释出乳清,让其几乎浓缩成为固体膏状。


但干噎酸奶并不完全等同于希腊酸奶。

郑郑看了网购平台上的干噎酸奶,很多配料表的第一位是:再制干酪

产品定位也并非酸奶,而是糕点。

所以干噎酸奶吃起来厚实干噎,不仅仅是因为冷萃凝固的酸奶,也有可能是干酪带来的。


▎干噎酸奶的营养更高吗?

从营养价值上来看,传统希腊酸奶主打高蛋白低糖,比较适合乳糖不耐受的人群。

而市售的干噎酸奶,为了让口感更好以及色泽诱人,不少商家会额外加入白砂糖或者果酱果粒,健康指数是降了的。

另外,干噎酸奶因为是新生网红产品,存在虚标配料表、营养表的情况,不可控性较高,需要更警惕。


也有专业人士提醒:

干噎酸奶水分含量较低,不建议大口吞咽,尤其是儿童、老年人等吞咽能力弱的人,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真想尝尝干噎酸奶的话,正确吃法是小口慢嚼,嚼的过程中品尝出到酸甜与奶香。

别轻易模仿网红们大口噎,脖子噎出二里地还是小事,万一引起窒息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呢,

▎从健康风险角度看,也不建议咱在家自制干噎酸奶。

虽然干噎酸奶的制作原理很简单,看起来只需要铺上过滤布将酸奶乳清滤掉,便能轻松得到干噎酸奶。

但其实制作酸奶的脱乳清的过程,一般需要无菌离心设备进行操作,而许多家庭、小作坊无法保证环境完全无菌。

新闻也报道过因吃自己做的干噎酸奶吃进医院的案例,可别因为一时兴起凑热闹,而伤了身体呀。

如果一定要在家自制,要注意以下4个关键点:

① 选择新鲜、优质酸奶原材,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性。

② 确保制作过程卫生。如彻底清洁双手、消毒可能接触食材的所有工具。

③ 选择一次性的、食品可用的过滤布或直接用彻底清洗消毒的过滤器来过滤。

④ 注意密封、冷藏储存。最好与冰箱里的其他生食分开存放。做好的干噎酸奶最好尽快吃完,不超过三天为宜。


写在后面:

干噎酸奶,如果原材安全,制作过程安全,其实也是健康奶制品的一种,想吃的话,完全可以试试~

如果不喜欢其口感,也不追求跟风尝试,吃点无糖和低糖的现成酸奶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