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对杭州城展开了长达40天的围攻,杭州城内弹尽粮绝,甚至连树皮都被吃光了,守城的清军士兵根本无力阻挡。胡雪岩受王有龄委托,几经周折,花了半个月时间总算将粮食运到了杭州城外。不幸的是,此时杭州城已破,王有龄上吊自杀。胡雪岩悲痛万分,嚎啕大哭,他既伤心失去了朋友,也失去了靠山。
胡雪岩结识左宗棠
胡雪岩打听到左宗棠的军队从江西打到浙江,左宗棠将出任新的浙江巡抚。左宗棠脾气暴躁,嫉恶如仇,他听到谣言说胡雪岩拐跑了两万两银子,对胡雪岩的印象极差。胡雪岩为了完成王有龄的嘱托,也为了给自己寻找新的靠山,决定讨好左宗棠。他深知送钱送女人肯定行不通,于是联系到左宗棠的手下王德榜,给了王德榜一些好处,让王德榜带他去见左宗棠。
左宗棠的湘军
左宗棠召见了胡雪岩,开口就说:“原来你就是王中丞得力的助手啊。”胡雪岩一听左宗棠的语气充满挖苦,吓得赶紧跪了下来。这句话明显是在嘲讽胡雪岩和王有龄官商勾结。胡雪岩连忙说明此次前来的目的,他告知左宗棠,自己当初受王中丞重托,奉命采办了一批粮食,如今就在江面,要献给官军。左宗棠立刻派人前去查看,确认有米。但左宗棠认为胡雪岩是为了讨好自己,想谋个一官半职。胡雪岩却说:“我报效这批米绝不是为了朝廷褒奖,而且我也不想做官,我一生只会做事。”“只会做事,不会做官”正是左宗棠的口头禅,胡雪岩借此来讨好左宗棠。左宗棠为了考验胡雪岩只会做事的说法,交给他一个任务,在三天内筹集十万石粮食。
左宗棠
胡雪岩采购一万石粮食都花了半个月,要在三天内筹集十万石粮食简直难如登天。就在胡雪岩发愁之际,他想到了漕帮。漕帮负责运粮,肯定有门路搞到粮食。漕帮老大尤五是胡雪岩的好朋友,他请尤五做担保,让粮商赊账给左宗棠,等官员款项一到账,立刻付款给粮商。粮商要给尤五面子,因为他们的粮食还得靠漕帮运输,得罪漕帮,以后运粮就成问题,于是粮商答应了胡雪岩。三天后,当胡雪岩把十万石粮食摆在左宗棠面前时,左宗棠惊讶得合不拢嘴,对胡雪岩不得不刮目相看。
组建常捷军
为了更快地收复杭州,胡雪岩给左宗棠建议,雇佣外国军人帮忙攻打太平军。他看到李鸿章手下的常胜军洋枪队战斗力很强,觉得左宗棠也可以效仿。左宗棠最后同意了,委托胡雪岩去上海采购武器,然后以两名法国人为统领,组建了常捷军。常捷军采用法国训练方式,装备法国洋枪洋炮,战斗力很强。这支军队还与清军联合进攻过宁波、奉化、绍兴等地。
常捷军
在组建这支雇佣军的过程中花费巨大,胡雪岩手里没有现钱,完全靠自己的关系向汇丰银行贷到了第一笔贷款50万两银子。胡雪岩在办这笔贷款时,他跟英国人谈好的利息是4厘,却跟政府报的是一分3厘,多加的9厘,他和银行经办人一人分了一半。胡雪岩做普通生意赚买卖差价很正常,但这次赚朝廷利息差额,清廷本来就国库空虚,一旦被发现是要被砍头的。胡雪岩是一名商人,他为了给军队采购装备,花了太多钱,导致阜康钱庄周转不开,他觉得赚这个钱无可厚非。可清政府是不会管他这些理由的。这也成了他最终败落的一个祸根。
收复杭州城
左宗棠的湘军本就能征善战,有了这批军火和常捷军后,更是如虎添翼,很快就收复了杭州城。杭州城的收复最高兴的当属胡雪岩,他把全部身家都搭了进去,他跟外国银行借的款虽然是政府借款,但也是胡雪岩在担保,如果打了败仗,钱要不回来,银行首先找的就是胡雪岩。现在杭州收复了,胡雪岩不仅收回了所有投入,还赚了一大笔钱。这一年胡雪岩39岁。此时的杭州城刚刚平复战乱,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胡雪岩看到城里有那么多尸首,如果无人收殓,肯定会引发瘟疫。于是他自己出钱,凡是因战争而死的人,他都进行义葬。他还施粥送药,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恢复市面的兴旺。杭州城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尊称他为“胡大先生”。
收复杭州后,左宗棠还要继续打仗,军费依旧不够。左宗棠的湘军军饷主要是靠曾国藩接济,还有一部分朝廷拨款,但这些加起来都不够。军饷问题一直困扰着左宗棠。胡雪岩向左宗棠建议,当时很多人跟着太平军造反,或者被太平军裹挟,在太平天国走下坡路时又脱离了太平军,他们都发了财,现在却躲了起来,变成了黑户。可以让这些人交钱免罪。左宗棠觉得这个主意很好,采用了胡雪岩的建议。很多太平军 情愿罚款来换得清白身份,左宗棠果然得到了一大笔军费,军饷问题得以解决。这一大笔钱很自然地也存到了胡雪岩的阜康钱庄。胡雪岩既给左宗棠解决了难题,又达到了自己存款的目的。
胡雪岩有了左宗棠这个靠山,又有了非常好的信用,自1864年清军攻取浙江后,大小官员将所掠之物不论大小,全数存在胡雪岩的钱庄中。胡雪岩以此为资本,开始经营更多的生意。首先他开了当铺。胡雪岩说,战争结束后,有钱人会来存钱,没钱的人更需要做生意。做生意需要本钱,本钱从哪里来?只能来当东西,当完东西后就有了做生意的本钱。胡雪岩说,银行是有钱人的当铺,当铺是没钱人的银行。他还在各市镇设立商号,利润颇丰,短短几年,家产已超过千万。太平军消灭后,胡雪岩的钱庄开进杭州,专门为左宗棠筹办军饷和军火。依靠湘军的权势,胡雪岩在各省设立阜康钱庄分号二十余处,同时兼营药材和丝茶,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两千万两以上,是当时的“中国首富”。
胡雪岩豪宅
胡雪岩帮助左宗棠开办“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和胡雪岩两人在很多事情上看法相同,他们都主张大力发展洋务。胡雪岩有一次从上海去福建,坐的是轮船,速度比传统帆船快了好几倍,原本要十天的航程仅需三天,胡雪岩大受震撼。他认为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洋务,学习西方的技术。1866年,左宗棠升任浙闽总督后,上诉朝廷,希望学习西方建造轮船。1866年,胡雪岩协助左宗棠在福州开办“福州船政局”,成立中国史上第一家新式造船厂。
福州船政局
就在船厂刚刚动工不久,西北的陕甘回乱局势崩坏,朝廷突然下令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左宗棠赴任之前,一面向朝廷推荐江西巡府,也是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任船政大臣,但沈葆桢此前不懂轮船,便竭力推荐胡雪岩协助料理船政的具体事务。要想办好造船厂,搞好洋务运动,得常驻上海,上海洋人多。同时为了采购物资,左宗棠决定在上海搞一个采办局,由胡雪岩坐镇上海。可上海是李鸿章的地盘,左宗棠派胡雪岩常驻上海,还设立采办局。从此李鸿章对左宗棠面和心不和。晚清有四大名臣,分别是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和曾国藩。当时曾国藩是无可争议的老大,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他提拔的。
晚清四大名臣
左宗棠出征陕甘
左宗棠出征陕甘的军饷少数找曾国藩接济和朝廷调拨,多数是胡雪岩靠自己的关系向洋人借款。借钱当然要还,左宗棠和朝廷商议后,决定由海关关税来还贷款,但偏偏海关是李鸿章的势力范围。在李鸿章看来,是我出钱资助你打仗,所以他十分不爽。
左宗棠出征陕甘
平定陕甘的过程并不轻松,最艰难的金积堡一战,清军伤亡五千余人,大将刘松山殉国,粮道被截断,形势一度十分艰难。关键时刻,胡雪岩给左宗棠部队送去了一批克虏伯后膛螺丝大炮,射程远、威力大 且移动轻便,再加上普鲁士七响后膛枪,这种枪每分钟可以发射5发子弹,火力比叛军从沙俄购置的传统前膛枪高得多。这两种武器的到来,极大的增强了清军火力,让清军牢牢压制敌军,成为最终获胜的关键。
金积堡遗址
清廷收复新疆之争
平定陕甘后,左宗棠决定要收复新疆。清廷算了一下,出兵新疆的成本要高太多。但朝廷真没钱,一时半会只能给300万两,这点钱简直杯水车薪。左宗棠只好提出大规模借洋债,至少要借1000万两以上,日后靠海关分期偿还。这又导致了李鸿章的强烈不满,李鸿章认为新疆路途遥远,土地贫瘠,就是个赔钱的地方,还不如把钱省下来建设海防。左宗棠说你可真大方,新疆那么大的领土,你说不要就不要。由此拉开了海防与塞防之争,左宗棠和李鸿章的政治斗争也逐渐白热化。朝廷此前并无大规模借外债的先例。左宗棠上书朝廷,说新疆不保则内蒙不保,内蒙不保则京师受累。左宗棠最后说服了慈禧,朝廷同意向洋人借款,由胡雪岩去办。
胡雪岩凭借自己在上海生意场的信誉,成功向英国汇丰银行前前后后借了2000万,为左宗棠收复新疆提供了坚强后盾。左宗棠为了这件事情非常感谢胡雪岩,他称赞胡雪岩对西征的功劳不输于他手下的任何大将。左宗棠也没有亏待胡雪岩,在左宗棠西征成功之后,在他的推荐下,胡雪岩被授予了三品的布政使,赏穿黄马褂,官帽上可以用二品的红色领带,并且他被允许代理江西省,江苏省,浙江省和福建四省的公库。1872年,阜康钱庄分号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胡雪岩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官商。
此时的胡雪岩集财富和荣誉于一身,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当时清廷的两位重臣左宗棠和李鸿章,他们的明争暗斗越来越激烈。李鸿章认为左宗棠能为朝廷立下这么多功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胡雪岩在背后支持,所以他提出想要扳倒左宗棠,先要打倒胡雪岩。在这样的政治斗争中,胡雪岩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