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台海的“虚晃一枪”
近年来,美国在台海地区的动作确实没少过,从2022年8月佩洛西高调窜访台湾,到2023年3月蔡英文借着“过境”之名跑去美国会见政要,再到美军舰隔三差五在台海附近晃悠,摆出一副要搞大事的架势。佩洛西那次窜台,直接点燃了舆论场,当时解放军随即在台海周边展开大规模军演,实弹射击、舰艇巡航,覆盖了台湾岛周边的六个区域,演习持续了好几天,把台海局势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美方虽然嘴上喊得响,说什么“捍卫自由航行”,但实际动作却小心翼翼,军舰不敢靠得太近,更多是远远观望,生怕擦枪走火。蔡英文“过境”美国时,解放军也没闲着,又是一轮军演,东部战区直接出动几十架战机和多艘军舰,摆明了告诉外界,谁才是台海的主人。
历史上,美国对台海的敏感性也不是一天两天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当时是为了挡住解放军解放台湾的步伐,可那时候他们也只是守势,没敢主动挑衅。到了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虽然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承诺给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但同时也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态度一直摇摆不定。
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台海问题上更是掂量再三,1996年台海危机时,他们派了两艘航母战斗群过来助阵,可解放军一轮导弹试射,直接让美军意识到,这地方不是随便能撒野的。如今这几年,美国虽然表面上动作不断,比如军舰穿越台海的次数从2018年的3次增加到2021年的12次,但每次都是快进快出,停留时间短得可怜,压根不敢久留。
所以说,美国在台海的挑衅,看着挺唬人,其实干货不多,更多像是“雷声大雨点小”。2023年8月,解放军在台海搞了一次“联合利剑”演习,模拟封锁和反介入作战,美军一艘驱逐舰路过附近海域,结果全程被我方舰机盯着,连个转身的空间都没有,最后灰溜溜地走了。
这种局面下,美国要是真想介入,时间窗口短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的航母战斗群从日本冲绳基地出发到台海,至少得两天时间,而解放军从沿海基地出动,几个小时就能布好阵。更别提中国现在的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美国自己都承认,这些玩意儿让他们的航母变成了“活靶子”。所以,美国心里门儿清,硬碰硬根本玩不起。
朝鲜半岛:美国眼里的“真爆点”
朝鲜半岛这地方,自打上世纪中叶起就没消停过,美国在这儿的算盘也一直没停过。从地形上看,朝鲜半岛跟中国东北接壤,鸭绿江一过就是辽宁丹东,往南则是韩国的首都首尔,离得近到让人没法忽视。加上美国在这儿有美日韩同盟撑腰,驻韩美军常年保持2.8万人规模,还有日本横须贺的第七舰队随时能支援,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
回溯到1950年,朝鲜战争刚一打响,美国带着联合国军冲进来,结果在长津湖和上甘岭被中国志愿军打得晕头转向。那场战争,美国死了3.6万多人,伤了10万多,撤退时连装备都扔了一堆。中国志愿军靠着步枪和手榴弹硬是把美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了三八线以南,美国从那时候起就知道,这地方不好惹。战后,美国在韩国建了乌山和平泽等好几个军事基地,部署了“萨德”反导系统,名义上是防朝鲜,其实谁都明白,矛头直指中国和俄罗斯。
到了2020年代,美国对朝鲜半岛的关注又热了起来。2023年3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跑去韩国,跟尹锡悦握手言和,两国宣布放下历史包袱,要联手应对“地区威胁”。这事儿背后,美国没少出力,拜登政府2022年就搞了个“印太战略”,明着说要拉日韩进同一个阵营。接着,2024年7月,北约在华盛顿峰会期间把日本和韩国都请了过去,开了个“印太伙伴国会议”,还签了合作协议,内容包括情报共享和联合军演。
2025年1月,美日韩在日本海搞了次联合军演,三方出动了航母、驱逐舰和F-35战机,演练反潜和导弹拦截,针对性强得没法再强。朝鲜马上回敬了一轮导弹试射,落在日本海域附近,距离日本专属经济区不到200公里。同一时间,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也在附近晃悠,摆出配合朝鲜的架势。
2025年3月,国防部长奥斯汀访问韩国,宣布增派5000名士兵,还带了两套“爱国者”导弹系统,说是要“强化威慑力”。要是半岛真打起来,美国拉着北约下场,日韩当炮灰,这场仗的火药味可比台海浓多了,美国显然把这儿当成了真正的爆发点。
南海的“小弟”菲律宾靠不住
南海这块地方,近些年热闹得很,美国没少在这儿挑事儿,尤其是拉着菲律宾当马前卒。从2016年南海仲裁案之后,菲律宾就没消停过。2023年2月,马科斯政府上台没多久,就跟美国签了《加强防务合作协议》,开放了4个新军事基地给美军用,其中一个就在巴拉望岛,离南沙群岛不到400公里。
紧接着,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开始频频出动,2023年8月在仁爱礁附近跟中国海警船对峙,菲方派了补给船想给搁浅的“马德雷山”号送物资,结果被中国海警的水炮拦了回去。2024年6月,黄岩岛又起波澜,菲律宾渔船和执法船扎堆出现,说是要“维护主权”,可没两天就被中国海警和渔政船驱离,连个像样的抵抗都没撑起来。
2023年4月,美菲搞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肩并肩”军演,出动了1.7万名士兵,演练登陆作战和海上封锁,地点就选在南海边缘的巴丹群岛。2024年11月,美国又拉上澳大利亚加入,三方在南海搞了次联合巡航,派了“堪培拉”号护卫舰和美国的“罗斯福”号航母,声势不小。可实际效果呢?中国这边反应更快,南部战区直接出动“052D”型驱逐舰和“歼-16”战机全程伴随,电子干扰一开,美澳的雷达都花了屏,最后巡航草草收场。
菲律宾这“小弟”也是不顶用。他们海军主力就几艘二手护卫舰,总吨位加起来不到中国一艘055型驱逐舰的零头,空军更是只有12架韩国的FA-50轻型战机,连个像样的雷达网都没有。澳大利亚虽然有点家底,可2023年“奥库斯”协议里拿到的核潜艇还得等十年才能交付,眼下只能靠几艘老式“柯林斯”级潜艇撑场面。美国自己呢?他们的航母虽然能在南海晃悠,但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D”射程超2000公里,早就把这区域锁得死死的。所以,南海虽然热闹,可菲律宾这点斤两,连给中国添堵都不够格。
韩国:被美国绑上战车的“倒霉蛋”
2024年12月3日晚,尹锡悦突然上电视,宣布全国进入“紧急戒严”,理由是国会反对派跟“反国家势力”勾结,要搞乱国家。他下令军队进驻首尔,封锁了国会大楼,还派特种部队去抓反对党议员。可这戒严令才喊了几个小时,抗议声就铺天盖地,首尔街头挤满了示威人群,工会和学生团体带头罢工,连军队内部都传出不配合的消息。
不到一天,12月4日凌晨4点多,尹锡悦又上直播,灰头土脸地宣布解除戒严,说是接受国会要求。这场闹剧从头到尾不到10小时,成了国际笑话。韩国国会当天以190票赞成、0票反对通过决议,要求政府立刻撤军,反对党还顺势提出弹劾案,指控尹锡悦滥用职权。外界一看就明白,这家伙脑子里全是美国的剧本,想靠强硬手段把国家绑在美日阵营,可韩国老百姓不吃这套。
日本那边的情况跟韩国还不一样。2023年8月,美日韩在戴维营开了三方峰会,日本虽然也跟着喊了几句“维护地区稳定”,但没多久就悄悄跟中国恢复了高层会晤,2024年5月还签了个中日经济合作协议,保住了自己在华市场的份额。日本心里有数,跟美国走得近是没错,可也不能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
韩国却没这觉悟,尹锡悦上台后,把反华当国策,连俄罗斯也一块儿骂,2023年10月还跟着美国制裁了十几家中国企业,结果自家出口直接掉了10%。
尹锡悦的下场:自救还是自毁?
2025年一开年,韩国的乱局就彻底摊开了牌面。2月7日,前总统文在寅接受《韩民族日报》采访,罕见地公开检讨自己当年的决定。他回忆说,2019年提拔尹锡悦当检察总长时,本以为这人能秉公执法,没想到后来一步步走到今天这地步。文在寅提到,2024年12月那场戒严风波让他整宿睡不着觉,弹劾案出来后,他更是觉得对不起国民,把政权交给这么个人,文在寅政府的人都脱不了干系。
就在他讲话前几天,韩国国会已经以超过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了对尹锡悦的弹劾动议,理由是他涉嫌违反宪法,滥用戒严令搞政治清洗。紧接着,3月24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开庭审理尹锡悦的“内乱罪”案,庭审预备会只用了44分钟,法官当场宣布,正式公审定在4月14日。
这场乱局,跟俄乌冲突的影子脱不了干系。2022年俄乌开战后,乌克兰被美国和北约推上前线,结果全国打成废墟,经济崩盘,韩国一看这架势,心里直打鼓。2024年10月,朝鲜试射新型导弹,射程覆盖韩国全境,美国马上宣布增派部队,韩国舆论开始吵翻天,有人喊着不能当“第二个乌克兰”,有人却觉得只能抱紧美国大腿。
尹锡悦显然选了后者,2025年2月,他还在弹劾案缠身的时候跑去华盛顿,跟美方签了个“联合防御升级计划”,结果刚回国就被法院传唤。如今尹锡悦倒台,反对派开始呼吁收回自主权,可2025年3月美韩军演照常举行,2万多美军照样开进釜山,韩国想下战车,哪有那么容易。
参考资料:[1]闻舞.美韩联军祭出利矛坚盾——外媒披露美韩联军手中的撒手锏[J].环球军事,2013(8):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