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谁都没有想到,才短短半年普京政府就对台海局势和我国统一大业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近期俄罗斯副外长鲁登科在媒体面前表示,普京政府现在并不担心中美在台海爆发冲突,从而加剧地缘形势的不确定性。
要知道就在半年前,俄罗斯还在高调指责美国“煽动台海危机”,如今却突然改口称“中美都不想动武”,甚至暗示紧张氛围是“人为制造”。
这种态度转变之快,连西方智库都感到意外,那俄罗斯究竟嗅到了什么信号才会做出这种决定?
在美国加速勾连台湾当局、解放军密集巡航台海之际,俄罗斯这种的“淡定”背后,是否藏着更深层次的政治算计?
2023年11月,俄罗斯副外长鲁登科在记者会上火力全开,痛批美国违反一中原则:“华盛顿嘴上说着维持现状,实际却在武装台湾,这是对中国的直接挑衅。”
彼时正值拜登政府批准第11次对台军售,美军P-8A侦察机频繁穿越台湾海峡,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俄罗斯的强硬表态,可以说是给不少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然而就在不久前,同样是鲁登科,面对记者追问台海风险时,却突然话风一转表示:“我们不担心中美爆发冲突,因为双方都没有军事解决的兴趣。”
他还特别强调,当前中美台海舆论场的紧张情绪“有人为操弄痕迹”。短短五个月,从“美国拱火”到“局势可控”,俄方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那问题来了如今的美国,虽然换了总统,可美国挑衅中国的意图没变,加强美台勾连的做法没变,在亚太制造危机的动机也没变,那为什么俄罗斯的语气变了呢?
这或许和美俄中三国的关系转变有关,查阅2021年以来的中俄联合声明可以发现,俄方对台海问题的承诺逐年加码。
2022年2月冬奥会期间,两国声明首次写入“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2023年3月中方领导人访俄时,文本中更出现“支持中国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主权”的强硬措辞。
如今俄罗斯的“降温”表态,显然和之前差异极大,而这根本原因就在于之前几年因为俄乌冲突的问题美俄关系剑拔弩张。
如今随着特朗普上台美俄关系好转,俄罗斯就要避免把矛头指向美国。
可问题是如今的台海局势真的像俄罗斯说的一样么?
虽然从表面上看如今的美国一直在避免直接触碰红线,但其行政团队的动作愈发大胆。
2024年3月,美国国务院官网悄然删除“不支持台独”的关键表述;4月,美台启动“21世纪贸易倡议”第二阶段谈判。
5月,美军“菲恩”号驱逐舰高调穿越台海,拜登时期年均3次的行动频率开始被提速至每月1次。
接着在外交方面美国也开始迅速发力,2024年1月美日“2+2”会谈联合声明首次写入“反对武力改变现状”。
2月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访日时称“台海危机关乎全球安全”;5月G7广岛峰会公报用三个段落“关切台海和平”。这种多边施压模式,与2016年南海仲裁案前的舆论造势如出一辙。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2024年报告揭露了美国政府深层意图:通过对台军售、技术合作、外交声援等手段,逐步掏空“一中政策”实质内容。
数据显示,2023年美对台军售总额达45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300%;台积电在美亚利桑那州工厂的5纳米芯片生产线,已被五角大楼列入“关键国防供应链”。
而俄罗斯不能没有看到这些,可问题是如今的俄美关系正在逐步破冰,2024年2月,特朗普私人密使与俄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在伊斯坦布尔密谈。
4月,美俄重启《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磋商;5月,俄罗斯石油公司恢复向美国雪佛龙出售原油。
所以对普京而言,台海问题已经从维护中俄关系变成了对美谈判的筹码。
这种“利益置换”在外交史上并不新鲜——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美国就曾在越南问题上对北越施压以换取北京默许。
不过与之相比如今莫斯科的“平衡术”还存在清晰底线。2024年5月9日红场阅兵期间,普京在会见中国特使时重申“坚定支持中国统一”。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秘书米哈伊洛夫更直言:“台湾问题是检验大国关系的试金石。”这些表态暗示,俄罗斯不会拿核心利益做交易,但其战术层面的灵活性正在增强。
如今台海局势正进入“新常态”:解放军战机2024年前五个月绕台架次同比增加40%,而美军舰穿越台海频率也创下新高。
这种“加压测试”背后,是中美俄三方复杂的战略互动——北京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加快军事斗争准备;美国试图用“可控危机”延缓中国崛起;俄罗斯则在东西方之间寻求利益最大化。
历史总是如此相似。1958年金门炮战期间,赫鲁晓夫最初高调支持中国,却在美苏戴维营会谈后态度软化。
1979年中美建交时,卡特政府一面承认北京,一面通过《与台湾关系法》埋下隐患。如今俄罗斯的立场波动,不过是百年大国博弈的又一幕场景。
只是随着俄罗斯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美俄关系取得进展,俄方不会像以前那样,态度严厉地指责美国在台海挑起紧张局势,鲁登科措辞变化的背后,是无比现实的地缘政治考量。
再次我们也警告美国,当特朗普政府试图用“台湾牌”重构亚太秩序时,他或许忘了:1949年解放军横渡长江前,司徒雷登也曾幻想“划江而治”。
1950年麦克阿瑟叫嚣“饮马鸭绿江”,最终止步三八线。今天的台海博弈,结局早已注定,问题只在于,某些人是否愿意正视现实。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