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贵州寒门学子刘秀祥带着两包行李,千里迢迢赶赴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报到。

与其他新生不同,人家是父母来送孩子读书,而他却是带着母亲前来求学!



因为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他从初中起就一直带着母亲,边求学边照顾母亲。

生活不易,处境艰难,但刘秀祥硬是扛下了所有,拒绝了好心人的资助。



他凭借一己之力面对生活中的重重考验,即便是再艰难也没有丢下母亲,更没有放弃求学。

可是他走出校门,有了稳定的工作,眼看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但是人却变了。

那股坚韧不复存在,转为到处“乞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个励志的人,怎么就变成了人们眼中的“伸手族”了呢?



刘秀祥是贵州望谟人,1986年出生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姐姐。

按理说,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即便家境不尽如人意,成长经历也不应该有太多波折才对。

只可惜命运弄人,他四岁那一年父亲不幸撒手人寰,将原本幸福温馨的五口之家,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刚开始的时候,家里面有母亲顶着,姊妹仨的生活还过得去。

但是父亲的离世,对母亲的打击太大,很快母亲也撑不住了,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

庆幸的是,母亲犯病的时候不会乱跑,也不会做伤害人的举动。

只是认知上出现了障碍,痴痴地盯着某个地方发呆,一坐就是一天。

自从母亲患病之后,家里就彻底没有顶梁柱了,连饭都没有人做.......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秀祥的哥哥姐姐,就不得不撑起了这个家。

这个时候,年幼的刘秀祥身上还没有多重的担子,只是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然而,刘秀祥十多岁那一年,哥哥姐姐难以忍受这样的生活,陆续离家出走,自此杳无音信再也没有回过家......

无奈之下,刘秀祥只得接过了照顾母亲的重任,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任。



那个时候他上小学三年级,学校就在村子里,除了生活节奏紧张一点,什么事都不耽误。

每当放了学,他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往家跑,生火做饭并照顾母亲。

说是做饭,实际上就是开水煮菜加点盐,基本上连个油花都看不见,母子俩对付一下一顿饭也就过去了。



除了照顾母亲做家务,刘秀祥还要抽空兼顾其他方面的事情,帮着邻居干点小活儿,赚些钱或者换点吃的。

要么就是跑出去捡破烂,只要能维持生活什么都干。

可别看生活压力这么大,他的学习却一点都没有耽误,成绩始终是学校里面的佼佼者!

上初中的时候就到了县里,这件事可属实困扰了刘秀祥好长时间。

生活费和学杂费他是一点都不担心,上初中本来也花不了多少钱,无论打小工还是捡破烂总能想办法解决。



关键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总不能自己跑去县里读书,把母亲一个人丢在家里吧?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特意往学校跑了好几趟,终于发现学校后面有个小山坡,能搭个简易的窝棚供母子俩生活。

于是,他就带着母亲到了县城,收集了一堆木棍和油布,搭了个能遮风蔽雨的窝棚。

自此,母子俩就在这个破破烂烂的地方住了下来.......



其他方面,刘秀祥还是跟以前一样,利用课余时间去捡破烂,假期还在附近打小工。

初中毕业的时候,他考了全县第三名,进入重点高中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但是这件事也让他犯了难,因为重点高中不仅学费高,还不能走读,必须得住在学校里面。

经过一番考虑,刘秀祥果断放弃了重点高中,拿着成绩单去了普通高中!



面对这么优秀的学生,普高与重点高中的态度明显不同,普高不仅没有那么多要求,还免了他的学费。

这样一来,刘秀祥身上的担子顿时轻松了不少,最起码不用为学费发愁了,同时也不耽误照顾母亲。

不过,高中周边没有“小山坡”这么便利的条件,母子俩住的地方成了个问题。

无奈之下,刘秀祥转悠了好几天,最终租了一个废弃的猪圈,经过一番简单改造,成了母子俩落脚的地方。



高中生活比初中紧张了很多,他每天回家做饭都是一路小跑,不敢在路上有任何延误。

夜里下了晚自习,照顾母亲吃过饭之后,还得出去翻垃圾桶捡破烂,回到住的地方基本上都大半夜了。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瘦骨嶙峋的刘秀祥,体重还赶不上一个女生,只有可怜的80斤。

悲催的是,临近高考前夕他又得了风寒,发着高烧进考场。

考试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最终他以6分之差,与心仪的师范院校失之交臂......



生活上面临的困境再大,他都没有流过眼泪,但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他却哭得一塌糊涂。

他不甘心接受这样的结果,学校里面也不愿放弃这样的学生。

于是,学校又给他提供了一次复读的机会,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山东临沂师范学院!

当刘秀祥带着母亲去学校报到的时候,引起了学校及媒体的关注。

他艰难曲折的成长经历,和多年来对母亲不离不弃的孝举,感动了无数人。



有社会爱心人士提出,愿意资助他求学期间的所有费用,但都被他婉拒了。

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应付面临的困难,无论打工还是做家教,支撑生活和学业都不成问题。

由于在大学期间各方面表现都十分优异,他还没有毕业就受到了很多用人单位的青睐。

但刘秀祥却放弃了高薪工作,带着母亲返回老家投身教育事业,后来还成了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



至于,他担任领导职务之后,四处演讲“卖惨乞讨”,实际上是为了让更多贫困山区的孩子,都能得到上学读书的机会。

自从他成立工作室以来,募集资金1000余万,资助的贫困学生超过了4200人!

刘秀祥堪能配得上“铁汉”二字,就算是成为“伸手族”,也是为了帮助更多同病相怜的寒门学子。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