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警之星

“工作扎实、作风朴实、为人低调,哪里有案件发生,哪里就有他冲锋在前。”这是长寿区公安局凤山派出所民辅警眼中的副所长杨必洪。多年来,杨必洪以实干为民的精神投入到派出所案侦工作中,带领同事与各类违法犯罪“死磕”到底,用实际行动守护辖区平安,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

杨必洪,男,汉族,38岁,中共党员,2010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长寿区公安局凤山派出所副所长,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个人嘉奖5次。


初心为民,践行服务宗旨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杨必洪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他深知,每一次出警、每一起案件的办理,都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2016年底,凤山派出所接群众举报称:长寿区一装饰公司持有大量含公民个人信息的资料。接报后,杨必洪立即带队赶到现场调查,后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嫌疑人焦某浮出水面。但因该类案件系新型犯罪,为完善证据,精准有力地打击犯罪,杨必洪一边组织案侦民警认真研习该类案件相关法律知识,一边走访建材商家、装饰公司调查取证,同时积极与检察院、法院沟通,对侦查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寻求指导意见,最终将犯罪嫌疑人送上审判席。该案的成功侦破,成为长寿区首例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严打侵财,尽显侦查智慧

在案侦工作中,杨必洪凭借着扎实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屡立战功,展现出其卓越的侦查能力。他善于分析案件线索,从细微之处寻找突破点,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2017年9月,辖区电动车被盗案件频发,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大量损失,面对犯罪分子的猖狂作案及其嚣张气焰,杨必洪立誓破案。经过仔细勘查现场发现,案发地区四通八达,能出入被盗现场的道路较多,显然仅靠传统侦查摸清嫌疑人的来路去向比较困难,杨必洪通过细致的摸排走访,发现案发期间一凌晨3点左右,有一男子戴着口罩骑着一辆电动车往晏家方向驶去,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杨必洪判断此人作案的嫌疑较大,随即与同事展开追踪,最终,将正在曹家堡销赃的嫌疑人焦某抓获。

2015年,长寿城区多发网吧上网人员手机被盗案件,其中,嫌疑人徐某极具反侦察意识,长期使用虚假身份登记上网,使得警方难以通过网吧的实名登记系统追溯到其真实身份信息,因此增加了破案难度。杨必洪与同事通过摸排,推断徐某应属于长期在长寿区协信广场周边网吧活动且无固定住所人员。为尽快将嫌疑人徐某抓获归案,杨必洪与同事主动放弃休息,特别是利用周末时段在协信广场周边网吧摸排寻找,最终将正在网吧上网的徐某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徐某交待了其伙同他人共同盗窃十余起网吧上网人员手机的犯罪事实。


千里缉凶,踏破艰难得正义

2015年,一邻里纠纷致人重伤的案件发生,案件嫌疑人逃匿,多次辗转外地,下落不明,直至2022年,有线索发现该嫌疑人疑似躲藏在陕西某偏远小镇。

接到追逃指令后,杨必洪带领民警立即成立追逃小组,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追逃之路,却从未想到此次追逃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他们长途跋涉,好不容易抵达嫌疑人可能藏匿的区域,却因种种安全因素考量宣告失败。追逃小组重振旗鼓,迅速调整策略,对在逃人员可能出现的区域展开全覆盖摸排,追逃小组几乎走遍了附近的每一寸土地,却始终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追逃工作一度陷入僵局。怎么办?是继续追查还是原路返回?追逃小组经过短暂商议和交流案情后,决定追查到底。他们徒步穿梭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用最“笨”的办法,排查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次摸排中,追逃小组在一处果园深处发现了在逃人嫌疑人的身影。该果园四下无人居住,嫌疑人还养了恶狗以防陌生人接近,给抓捕工作带来了挑战。越有挑战就越有动力,追逃小组与当地公安机关制定出巧妙的抓捕计划,成功将其引出藏匿地点,一举将其抓获。“这个消息我们足足盼了七年!”当受害者家属得知在逃七年的嫌疑人终于落网,顿时泪如雨下。

一起起案件的告破,一次次惊险的追逃,都饱含着杨必洪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他坚持无论案件大小都严谨认真对待,他重视每一个步骤、每一处细节,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让负罪者伏法、给受害人及家属一个交代、公安工作无愧于心”这便是杨必洪用行动诠释的人生信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