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作家齐建水历时十年创作的反映中国粮食史的长篇小说《粮安天下》正式出版。该小说以“三代粮食人的人生悲喜剧 一部新中国的粮食发展史”为作品立意,以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发展为大背景,叙写了陈良石、陈满囤、陈金谷等为代表的三代粮食人的生活境遇、人生命运和典型故事,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经历的深刻变迁和发展进步,揭示了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从而唤起整个社会对粮食问题的深度思考。

对于创作该小说的初衷,作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济阳区作家协会主席齐建水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部门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和连接粮食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对满足国计民生需要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天大地大,没有人肚子的事大。在粮食供求非常紧张的时候,粮食直接涉及人的生存,进而关联到人性,我一直认为这应该是个热门的题材,是一座文学的富矿。”

1983年齐建水从德州粮食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粮食部门工作,一干就是30年。“其间,我跟很多从新中国成立后就在粮食部门工作的老同志一起工作,听他们讲粮食部门的发展史,讲粮食与土地的关系、与国家的关系、与民生的关系。”正是通过接触这些前辈,加上参加工作后的切身体验,齐建水对粮食部门的发展演变历史及对“粮食人”命运的影响有了细致的了解和真切的体知。

2015年开始,齐建水开始了《粮安天下》的创作。历时近十年,数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这部小说。正如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刘玉栋在推荐语中所写:一部粮食史必然携带着整个民族的记忆和情感。作品以粮食部门为切入口,呈现了新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全景,具有纵深的历史感,触动着人们再度思考和领悟既往的岁月与当下的生活。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郑希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