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深化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近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赴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市组织开展了环保设施开放能力提升系列活动,实地调研当地环保设施开放工作情况,并为当地负责开放工作的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作专题讲座。

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站,工作组参观了“青海生态之窗”,通过远程网络视频观测系统,近距离领略青海省壮美的生态景观和珍惜野生动物,了解青海省通过“自动+人工”的值守方式,在支撑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重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借助“青海生态之窗”生态环境科普、宣教功能,积极开展公众开放工作和线上直播,将其打造成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宣传的重要阵地。

在西宁市湟水环境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西宁市第四污水处理厂、西宁市餐厨垃圾处理厂、西宁深能湟水环保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作组了解生活污水、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现场观看危废处置设施,污水由“脏汤”变成洁净的“中水”,近距离感受垃圾处置操作过程,详细了解公众开放的实施措施和效果,并对厂区内开放点位的标识标牌和安全防护装置进行现场指导。

在海东市,工作组赴民和县祁连山水泥厂、乐都区污水处理厂、海东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单位进行调研。工作组与各单位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企业的开放情况、生产运营、困难挑战等,对其为公众提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服务的场所和优质内容给予肯定,并就开放点位和路线提出优化的指导建议。

工作组以“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打开与公众沟通的大门”为题在两地作专题讲座,讲解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的意义、推进情况,解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指南、相关小程序的应用等知识。工作组强调要持续探索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新思路、新路径,不断拓展开放领域、提高开放频次、丰富开放方式,推动环保设施开放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环境教育等工作深度融合,拉近公众与环保设施的距离,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支持,努力营造“政府引导、企业配合、公众参与”的良好氛围,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西宁市和海东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相关活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