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近期宣布对全球征收“对等关税”,让国际贸易格局再次陷入紧张之中。然而,这一举动却在无意间推动了中日韩三国加速自贸协定(FTA)的谈判进程。
【中日韩就推进自贸协定一事达成共识】
日前,三国经贸部长举行了五年来的首次会谈,并一致同意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谈判步伐。如果这一自贸区得以建立,不仅将极大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也将让中国特别是山东省成为最大受益者。
中日韩三国自贸协定的谈判可以追溯到2012年。然而,由于政治关系的不稳定,以及日韩对美国政策的顾虑,该谈判一直进展缓慢,甚至在2019年后几乎陷入停滞。然而,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显然成为了一种“倒逼”力量,让日韩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过去几年,美国一直以“盟友优先”为口号,但实际上却不断利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损害盟友利益。例如,特朗普对日本和韩国加征钢铁和铝产品关税,使日韩经济受损。而如今,他的“对等关税”政策更是让日韩深刻意识到,美国的贸易政策极具不确定性。
面对这一局面,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成为日韩降低风险、确保经济安全的现实选择。
如果中日韩自贸区正式成立,中国最直接受益的地区无疑是山东。山东省地理位置优越,正处于东亚经济圈的核心区域,与日韩的经贸联系长期密切。
首先,山东的港口群优势明显。青岛、烟台、威海等港口均是对日韩贸易的主要窗口。如果自贸区落地,这些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势必迎来大幅增长,从而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贸易成本。
【中日韩自贸协定落地将极大推动山东发展】
其次,山东本身已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山东在汽车、电子、机械制造、化工等领域与日韩企业有深厚的合作基础。例如,青岛的海尔与韩国三星、LG在家电产业上已经形成竞合关系,而烟台的汽车产业与日本企业合作紧密。
一旦中日韩自贸区打破关税壁垒,日韩的高端制造业投资很可能向山东进一步集中,形成完整的跨国产业链。
第三,山东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日韩产品在山东市场本就有极强的竞争力,如日韩品牌的化妆品、汽车、电子产品在山东市场比较受欢迎。自贸区的建立将进一步降低日韩商品的价格,提高山东乃至全国消费者的购买力。
因此,有观点认为,山东将成为中日韩自贸区的“最大赢家”,甚至有人戏称“鲁爷”(山东的别称)即将横空出世,成为东亚经济合作的关键引擎。
当然,美国不会坐视中日韩自贸区的推进。作为日韩的长期盟友,美国一直试图将日韩牢牢绑在其印太战略框架内,防止两国在经济上过度依赖中国。
其中,日本受到的压力尤为明显。日本政坛流传着一句话:“8楼只要跺一跺脚,整个永田町(日本国会所在地)都要发抖”。这里的“8楼”指的是东京地检特搜部,这个部门长期以来被认为与美国关系密切,专门调查政治人物的经济问题,甚至被部分舆论称为“美国的东厂”。
【韩国政坛对华政策依旧存在变数】
虽然无法证实东京地检特搜部与美国之间的直接联系,但日本历届政治人物只要试图摆脱美国掌控,往往都会遭遇调查甚至被迫下台。这使得日本政府在对华政策上始终保持谨慎,不敢轻易挑战美国的意志。
至于韩国方面,当前韩国政坛目前还处在一片混乱之中,尹锡悦被弹劾下台,下一任总统尚未确定,其对华政策也存在诸多变数。因此,短时间内,中日韩自贸协定的推进依旧面临着一些阻碍。
不过,从当前趋势来看,其落地的可能性已大幅上升。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已经让日韩深刻认识到:美国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经济伙伴。在此背景下,日韩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实际上是一种经济上的理性选择。
总的来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遏制中国,反而加快了东亚经济合作的步伐。面对这一趋势,美国未来可能采取更激进的措施阻挠日韩与中国的合作,但经济规律终究不可违。
中日韩自贸区的成立,或许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