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当书脊隆起山脉——2025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电影美术大师叶锦添的沙龙备受期待——这位曾荣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的艺术家,以“从新东方主义到神话美学 2024-2025年 我的创作与思考”为题,分享了他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艺术创作,众多读者也与叶老师进行了一场“神话VS现实、美学VS人生”的对谈。

沙龙主题聚焦叶锦添三部著作——《叶锦添自传:向前迈进的日子》《叶锦添的创意美学:奔向无限透明的蓝》《封神:东方美学笔记》,深入探讨他对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再生。


从电影《卧虎藏龙》到舞台剧《倾城之恋》,叶锦添始终以“新东方主义”打破时空桎梏,在《叶锦添自传》中袒露几十载创作心路,在《叶锦添的创意美学》中全面展示了叶锦添的创作理念、美学感悟、美学实践、审美养成等,提供一种无限可能的阅读体验,而电影《封神三部曲》则借神话重述东方美学密码。

叶锦添认为神话是超越时间的,其“神话观”与他的“艺术观”是一以贯之的。他一直都认为,艺术是“不可知的”“不确定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神话这种建构在古代人的生活与想象中的“作品”,在跨越了数千年的时间长河来到我们面前之后,自然也更加“不可能搞清楚”,于是,神话反而有了更多的表达空间,最终,每个创作者都有每个创作者专属的作品。

现场有读者问到了关于电影《封神三部曲》的美术创作问题,叶锦添则以“昆仑山”做案例,说:“昆仑山的设计是为了表达它是人间的镜像,它倒映着人间,它从视觉层面颠覆了传统。”他认为:“这个东西能呈现出来,就是整个中国神话电影里的一种创新。”


活动现场分享的图书《封神:东方美学笔记》作为叶锦添最新的“新东方主义”美学著作,收录了海量的创作草图、概念设定,更融入作者多年来沉淀的美学理论、哲学观念,以及他对艺术和东方文化的独到见解。

然而,叶锦添的美学观和美学创作并非只体现在《封神:东方美学笔记》中,从他另外一本书《叶锦添的创意美学:奔向无限透明的蓝》中,可以更多地窥见他的创作和观念,这是他大半生的艺术思考和实践的合集。

而另一本书《叶锦添自传:向前迈进的日子》则“解释”了他何以形成这样的美学观,他何以取得如今的成就和地位。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他做过的事、交往的人,可以看到他与人的交集,与事的互动,由此可以真正地看到,一个有所成就的人,是通过什么来成就自己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李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