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李多海)“这些孩子是我们老两口的救命恩人,更是你们学校教出来的好学生!”近日,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沙河镇沙河村二社村民党某和家人怀揣激动的心情,来到临泽县职教中心,将一面印有“学子善举显真情 学校育人成果显”的锦旗郑重交到了校领导手中。

原来,几天前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4名学生以教科书般的救援行动,为寒夜增添了一抹温情。3月22日晚,正在结伴回家的临泽县职教中心学生宋尔雄、高志明、李新和张丽娟,途经沙河镇沙河村二社,突然发现一农户家屋顶腾起浓烟,火星在暮色中迸射。“不好,着火了!”4人二话不说,便冲向了起火农户家现场,发现屋内老人因熟睡尚未察觉火情。

危急时刻,4人沉着冷静,分工应对,宋尔雄负责拍打铁门唤醒老人,将其安全转移至院外;高志明迅速拨打119报警并飞奔至312国道接应消防车;李新、张丽娟两人冒着浓烟,奋力将老人饲养的15头肉牛牵至安全地带。这时,老人心急如焚,想要返回屋内拿取物品,却被学生们紧紧搀扶住,他们耐心劝阻道:“爷爷,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您放心,我们会帮您看好东西的!”

其他学生和村民一道,协作疏散周边群众,清理消防通道。消防队员抵达后,4名同学主动提供现场信息,房屋结构、起火点位置、电路布局等关键细节,为快速制定灭火方案争取了宝贵时间。后经消防部门确认,起火原因初步判定是电路短路,因处置及时避免了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

“孩子们不仅救了我的命,更保住了我的‘命根子’!”老人含泪紧握学生双手。消防指挥员高度评价学生们的表现:“他们的应急处置堪称教科书级别——报警信息精准、前期疏散有序、易燃物隔离到位,为专业救援创造了最佳条件。”

“这既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范本,更是学校育人成效的集中展现。”临泽县职教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锦旗时说,这场“生命教育实践课”中,学生展现出的应急避险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也是学校深化“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临泽县职教中心全面贯彻落实《甘肃省中小学校安全条例》,每月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日”活动,针对火灾、地震等场景进行实战化训练,提升师生协同处置能力。此次事件中,学生们展现的“湿毛巾防烟”“电路火灾禁水扑救”等专业素养,正是日常演练成果的集中体现。

一场意外,见证青春热忱;一面锦旗,折射育人初心。他们的故事,宛如暮色中的一束光芒,照亮了生命之路,既温暖人心又充满力量。“学生们用稚嫩肩膀扛起的不仅是老人安危,更是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该校党委书记表示,将把该事迹纳入德育案例库,组织全校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同时深化“家校社”联动安全教育机制,推动应急演练从“模拟场景”向“真实能力”转化。

作者:尹晓军 李多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