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秘密立储”,真是古代最完美的立储方案吗?
“秘密立储”诏书放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
上期淮下书生提到了“幼子守灶”和“嫡长子继承制”,有朋友留言了,说清朝雍正实施的“秘密立储”才是立储的最佳方案!
我也不知道最佳在什么地方,这其实就是被人为强行灌输洗脑的结果!
网友留言
毕竟很多人都是现代思维逻辑去看历史,觉得古代选继承人,是否贤明要放在第一位考虑,这其实是错误的。贤不贤明是立储的一个参考指标,但不是决定性的。
决定性的指标,是所选择的这个继承人,要能保证皇位交接平稳,不能引起朝野动荡,造成政权的不稳定。
所以立储、立太子,也叫立国本,“太子者,国之根本”。立储要早立,还要公开立,这样就能杜绝其他人、其他团体的非分之想。
你像朱元璋,1364年称吴王时,就立了朱标为继承人,而1368年北伐军才攻占元大都。
朱元璋和朱标剧照
所以古代帝王登基后,一般都会立马做两件事,一是修建他的陵寝,二便是立太子,为的就是社稷稳定。
毕竟皇子们都想进步,晚一天立储,其他皇子都觉得自己还能支棱一下,都想去争一争,斗一斗。
而且皇子夺嫡的争斗,可不是他们自己在那争斗。不是说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阿其那、塞思黑,你们去打一架吧,谁赢了谁当太子,不是这么玩的。
他们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为核心,形成自己的势力小团体,也就是大臣们会选边站。国家也不治理了,一天到晚互相争斗倾轧,就合计怎么弄死对立面,朝野上下自然动荡不安。
八爷党剧照
而且当一方胜出之后,必然会对失败的一边进行政治清洗。轻则贬官流放、重则抄家砍头、再重就是九族消消乐。
而与早立国本相配套的最佳方案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或者“幼子守灶”也行,因为他们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就是固定继承顺序,让皇位传承稳定,让权力交接顺畅。
《唐律疏议》就记载了“嫡长子继承制”的继承顺序:“无嫡子,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曾玄以下准此。”
《唐律疏议》继承顺序
也就是嫡长子、嫡长孙、嫡次子等等,以此类推地去继承。谁也别想插队,谁也别有非分之想,你必须按部就班,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上一任和下一任权力交接时,动荡混乱的风险。
而“幼子守灶”也是一样,永远是幼子去继承,也相当于固定了继承顺序。
当然了,“幼子守灶”相比于“嫡长子继承制”还是欠缺一点,那就是年龄问题,毕竟幼子的年幼、资历浅,往往也会造成不稳定。
所以我们古代常常讲“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子以长不以贤”,是非常科学的。
一个是嫡长子的岁数往往比较大,相对成熟,能够独当一面。所谓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便是这个道理。
剧照
一个是长兄如父,年龄和嫡子身份的加持,也能使得弟弟们相对服气。当然了,李二除外。
再一个就是嫡长子的身份,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享受更多人脉资源的倾斜,这有助于将来继位后,更好地处理国事。
而相对于客观存在的嫡长,贤是偏向主观的,你很难直接锁定。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可以贤,都可以贤得正是时候,也就是贤是可以表演的。
康熙朝的“九子夺嫡”表面上好像证明了“嫡长子继承制”行不通,其实恰恰证明了康熙并没有坚守“嫡长子继承制”,他自己道心不坚定,造成了父子猜忌,使得太子胤礽人格分裂。让其他儿子看到了希望,纷纷去表演“贤”,去证明自己“贤”。
九子夺嫡
而“秘密立储”的底层逻辑,其实还是立贤,又因为“九子夺嫡”在前而不敢公开立贤,只能暗地里立,而且是晚立。
立贤、晚立,等于把不稳定的buff叠满了,只是大清通过“秘密立储”的也就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这四位,再加上清朝专制皇权高度集中,所以“秘密立储”的弊端,并没有来得及显现。因此,并不能代表它更完美。
而且即便这四位,乾隆能够成为储君,大家都心知肚明了,弘历是储君基本是公认的了,连朝鲜人都知道这一点,“秘密立储”只是走个流程。
而乾隆其实对嫡长子继承还是挺执着的,但嫡长子、嫡次子相继离世,选来选去只有资质平庸的老十五,属于矮子里面拔矬子,最后也是直接禅让给嘉庆,“秘密立储”也是形同虚设。
嘉庆
而嘉庆死得挺急,死后没找不到“秘密立储”的诏书。最后是嘉庆帝的第二任皇后钮祜禄氏指定嘉庆的第二子道光继位。道光是先当上了皇帝,然后才有了“秘密立储”的诏书,这个诏书是不是伪造的,不得而知。
因此,真正通过“秘密建储”去立储的,只有咸丰。而咸丰我们在立嫡不立贤的那一期就讲过,他各方面能力不如老六,但他在老师杜受田的包装下,树立了仁孝仁德的人设,彻底击败了真正有能力的老六,为我们生动了演绎了,如何表演“贤明”,如何去伪装“贤明”。
杜受田
所以啊,“秘密立储”本身就没实行过几次,并没有经过历史长时间的拷打,你看不出问题所在。而且它能控制的是最终结果,却控制不了过程。争斗、表演、伪装,还是避免不了。说他是最完美的的方案那就是瞎呲呲,你们觉得呢?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