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不懂,煤气灶左边为什么不能用来炒菜呢?看完涨知识了!
煤气灶是我们生活当中最常使用到的工具,几乎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面都会安装煤气灶,相对比于土灶或者是电磁炉来说煤气灶也会更加方便一些。最重要的是煤气灶火力旺盛,炒出来的菜受热均匀,不会出现糊锅或者是炒不熟的情况。
而现在大家都讲究营养均衡,一般一餐饭都是几菜一汤,而像家中这种燃气灶两面都可以打火,一面用来煲汤,一面用来炒菜,就可以有效提升做饭的效率。很多人认为双燃气灶,无论使用哪一面炒菜都是可以的,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但其实有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了,双燃气灶只有其中一个灶台能够用来炒菜,如果用另外一个灶台炒菜的话也会加大燃气的耗损,还会影响到菜品的口感。那么你在家里面炒菜时,通常都是使用燃气灶左边的灶台炒菜,还是右边的灶台炒菜呢?
我们在装修的时候,逛家具城都会选购烟机灶具,而在购买燃气灶的时候都会留意到燃气灶的火力值,也就是瓦数。一般情况下双眼的燃气灶瓦数都是不一样的,左边的一般都是4500W而右边则是5500W,所以左边的火力相对来说要小一些,右边的更大一些。
所以家用的双眼燃气灶一般情况下左边的更适合煲汤,右边的更加适用于中餐爆炒。而除了火力值不同意外,还有三个因素,也决定着燃气灶使用。
在如今的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居住在小区里的房子中。这样的房子建筑主体通常坐北朝南,南面一般分布着主卧、客厅、书房、儿童房等重要的生活空间,阳光充足,温暖宜人。而阴面也就是北面,通常会安排卫生间、厨房、储物间和次卧等功能区域。
在厨房的布局中,安置在北侧有其合理性。一般情况下,燃气灶和操作台的位置设置在左手边会更加方便。我们的调料蔬菜区、洗菜区也基本上集中在右手边。这样的布局使得炒菜的时候,从手边拿取东西或放置锅铲,或者在案板上切好东西再放进锅中都会非常顺手。所以,一般情况下大家也都会自然而然地用右侧的灶台来炒菜。
比如,当你准备炒一道青椒炒肉丝时,右手可以很方便地从旁边的调料区拿起盐、生抽等调料,迅速加入锅中。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切一些葱姜蒜,也可以轻松地在案板上完成操作,然后顺手放入锅中。这样的流程非常流畅,大大提高了烹饪的效率。
首先,从操作便利性来看。左侧的灶台用来煲汤的话,基本上不用添置什么调料,因为煲汤的过程相对简单,主要是食材和水的组合,加上一些基本的调料在一开始就可以放入锅中。而且煲汤的时间比较长,中途不用频繁照看,更加省心。而如果选择右侧煲汤左侧炒菜的话,每一次拿菜、拿酱油、拿调料都会绕过右侧的灶台,既不方便又容易将调料等滴在右侧的灶台上,增加了清理的难度。
就像煲一锅玉米排骨汤,只需要在一开始把玉米、排骨、姜片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少许盐,然后就可以让它在左侧灶台上慢慢炖煮。几个小时的时间里,不需要频繁地去查看和添加调料,非常省心。
其次,从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考虑。第二点原因是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用右手相对方便拿锅铲,拿调料也都是在右侧。如果炒菜的时候选择在左侧,那么在使用过程中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习惯了右手操作的人们,在右侧灶台炒菜时可以更加流畅地进行各种动作,提高烹饪效率。
再者,从安全角度分析。如果左侧炒菜右侧煲汤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炒菜的锅铲位置刚好处在两个灶台的连接处。这个地方左右都有火力,就会让温度升高,如果火焰较大的话还特别容易烫伤。而若是我们选择右侧灶台炒菜左侧煲汤的话,就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烦恼。因为右侧一般都是放了一些调料,火力集中在左手边,这样我们在炒菜的时候不容易被烫伤,大大提高了烹饪过程中的安全性。
曾经有一位厨师在厨房忙碌时,由于左侧炒菜右侧煲汤的布局不合理,在炒菜过程中锅铲不小心碰到了右侧灶台的火焰,导致手部被烫伤。如果采用右侧炒菜左侧煲汤的布局,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意外发生。
所以无论是从操作便利性、使用习惯还是安全角度考虑,选择右侧灶台炒菜、左侧灶台煲汤都是更为合理的厨房布局方式。这样的布局能够让我们在烹饪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当然,有一些朋友会觉得左右灶的火焰基本上都差不多,用来炒菜都可以。如果您觉得这样用着舒服,那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操作。毕竟,我所讲的也只是一些建议而已。
还有一些朋友是因为左右灶的风门并没有完全调节到最大档位,所以两边的灶火力值并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这确实是有可能的情况。那么,燃气灶的火力值应该如何去调节呢?调节的关键机关就是它的风门。一般来说,燃气灶下面会有四个风门,左边的两个风门控制左边燃气灶,右边的两个风门控制右边燃气灶。
燃气灶下面的风门分为内圈火焰和外圈火焰。内圈火焰靠近点火装置,将内圈火焰调整得比较大的话,点火的时候会非常顺畅,一下就能点着。比如,当你着急做饭时,内圈火焰大可以让你迅速点燃燃气灶,节省时间。外圈火焰则控制锅体温度,外圈火焰调大之后,炒菜的时候就可以完成一些爆炒的菜肴。想象一下,当你准备炒一道香辣土豆丝,大火爆炒可以让土豆丝迅速熟透,保持爽脆的口感。如果您觉得家里的燃气灶火力不太大,或者说炒菜的时候总是觉得无法胜任爆炒或快速油炸的菜式,那么都可以调节一下风门。
风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左右调节的,还有一种是旋转的。旋转的风门按照顺时针方向可以将其调大。而左右调节的风门,一般情况下左边小右边大。您可以试着用这个方法来调节一下,调节好之后,炒菜时的火力就可以按照您的心意调整大小了。
若是风门已经完全打开,火焰还是觉得比较小,那么就要考虑是否是灶眼堵塞。平时我们炒菜烧汤的油烟或者煮面条煮饺子溢出的汤汁都有可能堵塞灶眼。灶眼就是出火苗的地方。我们可以等待它完全凉透之后,用铁丝或者牙签把所有的灶眼全部疏通一遍。比如,当你发现火焰变小,可以找来一根细铁丝,小心地插入灶眼中,轻轻地转动,将堵塞物清理出来。或者直接把灶圈拿下来,用洗洁精水泡一泡,将油污泡软之后,仔细刷洗干净,晾干之后再放回去。这样做可以让火力更加猛,让你的烹饪更加高效。
若这两种方法都试过,燃气灶出来的火焰还是比较小,那第三个需要排查的就是燃气软管了。看软管是否有漏气,是否有折叠。如果燃气管老化,建议您更换。一般情况下,燃气管每三年就要更换一次。如果有折叠,则需要将燃气管重新拧一下,把折叠的位置理通,让它更加顺畅地输送燃气。比如,你可以检查燃气软管的表面是否有裂纹或者变硬的情况,如果有,就说明需要更换了。确保燃气软管的安全和畅通,才能让燃气灶正常发挥作用。
当然现在的家庭除了使用燃气灶还有很多用的是电磁炉或者电陶炉,那用这些电器产品做饭的话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电磁炉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合适的锅具: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依赖于电磁感应,所以它仅能使用铁磁性材料制成的锅具。像铸铁材质的锅具,质地厚实,能够很好地吸收电磁炉产生的磁场能量并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快速且均匀的加热;不锈钢锅具同样适用,其良好的导磁性也能满足电磁炉的工作要求。然而,铝、铜、玻璃等非磁性材料制成的锅具,由于无法与电磁炉产生有效的电磁感应,无法被电磁炉加热,也就不适用于电磁炉。
一种简单判断锅具是否适用于电磁炉的方法是使用磁铁测试。将磁铁靠近锅底,如果磁铁能紧紧吸附在锅底,那就说明该锅具可以在电磁炉上正常使用;反之,若磁铁无法吸附,则表明此锅具不适合。
保持炉面清洁:
在使用电磁炉之前,一定要确保炉面干净整洁,没有食物残渣或水分残留。食物残渣可能会在加热过程中被烧焦,不仅产生难闻的气味,还可能损坏炉面;而水分则可能导致电磁炉加热不均,甚至引发短路故障,影响电磁炉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
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对炉面进行清洁。可以用柔软的湿布蘸取适量的中性清洁剂轻轻擦拭,去除油渍和食物残渣,保持炉面的清洁卫生,这样下次使用时才能更加安全和高效。
避免过热:
千万不要在电磁炉上放置空锅或无食物的锅具进行长时间加热。空锅在电磁炉上持续加热时,由于没有食物来吸收热量,锅具和炉面的温度会迅速升高,这极有可能导致炉面因过热而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安全事故。
在使用电磁炉时,要根据锅具的大小合理选择合适的加热区域。如果锅具较小却选择了较大的加热区域,会造成热量分布不均,锅具受热不匀,影响烹饪效果,还可能导致局部过热损坏炉面;反之,若锅具较大而加热区域过小,同样无法充分利用电磁炉的加热效能,延长烹饪时间。
注意电源安全:
在每次使用电磁炉之前,务必仔细检查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查看电源线的外皮是否有破损、开裂的情况,插头是否松动、变形等。如果发现电源线存在破损,哪怕只是轻微的破损,也千万不能继续使用,因为破损的电源线可能会导致漏电,引发触电危险,危及人身安全。
要避免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电磁炉。潮湿的环境容易使水分侵入电磁炉内部,造成电路短路,不仅损坏电磁炉,还可能导致使用者触电。例如,在厨房的水槽附近等容易溅水的地方,就不要放置和使用电磁炉。
避免放置异物:
电磁炉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强的磁场,所以不要在电磁炉上放置金属物品,如刀叉、铝箔等。金属物品在强磁场的作用下,可能会产生感应电流,引发短路现象,甚至可能因为局部过热而引发火灾。比如,若不小心将铝箔纸放在电磁炉上,在电磁炉工作时,铝箔纸可能会迅速发热燃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电陶炉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合适的锅具:
电陶炉的加热原理与电磁炉不同,它是通过发热盘发热来加热锅具,所以适用于各种材质的锅具,无论是铁、铝、铜材质的金属锅具,还是玻璃材质的锅具,都可以在电陶炉上正常使用。
为了获得最佳的加热效果,使用时要确保锅底平整。如果锅底凹凸不平,会导致锅具与发热盘接触不良,热量传递不均匀,从而使锅具受热不均,影响烹饪效果,还可能造成部分锅底局部过热,损坏锅具。
预热时间:
电陶炉的加热速度相对较慢,这是由其工作原理决定的。在使用电陶炉进行烹饪之前,可以先将其开启并预热几分钟。预热能够使发热盘达到一个较为稳定且接近理想烹饪温度的状态,这样在放入锅具和食材后,能够更快地开始烹饪,缩短烹饪时间,同时也能使食材受热更加均匀,提升烹饪质量。
避免过热:
与电磁炉一样,不要在电陶炉上放置空锅或无食物的锅具长时间加热。空锅在持续加热的情况下,锅具温度会不断上升,容易导致炉面因承受过高温度而损坏,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火灾。
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锅具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加热区域至关重要。如果加热区域选择不当,会造成锅具加热不均,影响烹饪效果,还可能对炉面造成损伤。例如,小锅具放在大的加热区域上,锅具周围的炉面会因没有锅具覆盖而持续受热,容易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
注意电源安全:
每次使用电陶炉前,仔细检查电源线和插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查看电源线是否有磨损、破裂,插头是否松动、变形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电源线存在破损,绝对不能心存侥幸继续使用,因为破损的电源线会带来漏电风险,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电陶炉在潮湿环境中使用也存在很大风险,水分容易侵入内部电路,导致短路故障,所以要避免在潮湿的地方使用电陶炉,如浴室、潮湿的地下室等场所。
散热:
电陶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使用完毕后,炉面温度仍然很高。此时千万不要立即用冷水清洗炉面,因为急剧的温度变化会使炉面因热胀冷缩产生巨大的应力,从而导致炉面破裂,损坏电陶炉。
正确的做法是等待炉面自然冷却后,再用湿布蘸取适量清洁剂进行清洁,这样既能保护炉面,又能确保电陶炉的使用寿命。
使用环境:
电磁炉和电陶炉都要避免在高温、潮湿或易燃环境中使用。高温环境可能会影响炉具内部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缩短炉具的使用寿命;潮湿环境容易引发短路故障,导致炉具损坏和触电危险;而在易燃环境中使用,一旦炉具发生故障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比如,不要在阳光直射的高温阳台、靠近水源的潮湿厨房角落以及存放易燃物品的橱柜附近使用这两种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