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新时代新征程,省卫生健康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统领,在省委、省政府正确指导下,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日前,省卫生健康委与新闻媒体联合推出“新征程上看变化·讲述身边的健康故事”系列报道,通过讲述发生在百姓身边的健康故事,全面展示河北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的新成就、新风貌。敬请关注!
3月14日,在邯郸市儿童医院产科病房,新晋宝妈范女士和家人看着刚出生四天、健康可爱的小宝宝,都是满心欢喜。
让她和家人高兴的还有一件事,就是给宝宝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等事项,他们赶上了全省正在推广的一项创新举措——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就是新生儿出生后,父母可以一次性线上办理《出生医学证明》(首签)、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登记、本省户口登记、预防接种证办理、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生育津贴申报、社会保障卡申领、新生儿居民医保登记、新生儿居民医保缴费等9个事项。
范女士入院后,医护人员除了认真照顾她和宝宝外,还利用空余时间给住院孕产妇宣传推广这一政策,还手把手指导大家进行线上操作。
“你登录微信‘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小程序,填写孩子姓名,上传夫妻二人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三份材料,提交申请就可以了。”护士长李兰兰边帮忙操作边介绍,你只要上传的材料符合要求,相关部门会在系统上限时办理各自负责的办理事项。
3月14日14时34分,范女士登录微信小程序,开始按要求提交申请。
14时43分时,所需材料提交完毕,此时系统显示“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登记”“生育津贴申报”两项业务已办结,其他7项均在办理中。
15时32分,微信小程序弹出窗口,《出生医学证明》(首签)已办结。
很快,范女士的家人在医院“出生证明办理”窗口,领到了宝宝的出生医学证明。
3月19日,系统显示,小宝宝出生后要办理的9个事项全部办结。
“没想到这么方便。从申请到所有事项办结,仅用了短短5天时间,而且是零跑动。”范女士说,她以前没办过这些事,但听家人和身边朋友说起过,他们当时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登记等事项,跑了好几个部门,还要多次提交不同材料,前前后后少说也得花20多天。
近日,新生儿父母线上办理完宝宝的出生医学证明相关手续后,来到医院窗口领取出生医学证明。
这项改革成效不仅仅体现在便捷群众上。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系统生成《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线上推送给公安部门,解决了《出生医学证明》副页部门间的传递问题;系统要求新生儿出生事项办理期间的5次人脸认证,能最大限度降低《出生医学证明》造假风险……
作为我省确定的首批高效办成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试点城市,邯郸市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的市级领导小组,建立了公安、医保、人社、疾控等多部门协作机制,并在全市70余家《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单位窗口,对政策内容和办理流程进行张贴宣传。对所有窗口签发人员进行培训,教授大家熟练掌握线上办理程序,并要求手把手指导群众线上操作,展示线上办理的高效便捷。同时,还以111家分娩单位为平台,在孕妇学校、孕检宣教、住院宣教、“新妈妈”微信群、公众号等多渠道进行推广。
截至3月14日,邯郸市共为11958户家庭提供了便捷服务,通过“一网受理”多部门协同办理,事项累积办理时间从平均2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最快2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材料提交减少了90%以上。
据介绍,目前,我省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系统与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数据对接,凡在我省医疗保健机构内出生12个月内,父母均为本省户籍,双方民族一致,现行婚姻内生育且随父或母落家庭户的新生儿,其母亲可以在河北政务服务网、冀时办APP“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以及“河北出生一件事”微信小程序选择其中一个入口,刷脸认证后上传父母身份证、户口页和结婚证,即可提交申请,十分方便地办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
“一件事”联办服务让新生儿出生9个事项“一网通办”
“孩子出生本是喜事,但办手续却让人头疼”。广大群众此前普遍反映的这个问题,如今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对于孩子出生后要办理的9个事项,大家不用再各部门间来回奔波了,线上“一网通办”就可以全部轻松搞定。
这一改变的背后,是服务理念的深刻改革,是政务服务模式的突破创新,是部门协同,办事流程的重构。
“以前,新生儿出生后,家长要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等多项业务,且涉及多个部门,往往要多次往返医院、派出所、政务大厅,所需时间长、准备材料杂,耗时费力。”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马哲介绍,2024年,根据国务院有关指导意见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我省聚焦新生儿出生事项办理的痛点、堵点,由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将新生儿出生后涉及卫生健康、公安、社保、医保、疾控、税务等部门单独办理的业务,经事项梳理、资料整合、流程再造、系统集成,创新推出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新模式。
图为近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省高效办成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新闻发布会现场。
工作部署如何落地实施,部门之间怎样协同,服务平台如何搭建……针对这些问题,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先后组织召开12次工作专班会议,按照“办理时限求快、办理事项求多、办理效果求实”工作目标,研究制定了可操作的工作方案,统一联办事项政策界限,明确部门职能办理时限,规范办理流程审核标准,通过数字赋能,创建高效办成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信息化服务系统,全力破除行业壁垒,破除工作惯性,重构办事流程。
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是推进高效办成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的关键。对此,省卫生健康委以我省《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管理系统为主体,在早期孕妇建档、孕期产检、产妇分娩等环节设置了至少3次以上人脸识别,确保线上申办人员信息真实、准确有效。签发系统对接公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社会保障卡管理平台、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河北税务小程序、邮政快递系统等,通过省政务一体化平台作为数据交换中枢,搭建起新生儿信息传输的高速路。
在系统上,将出生医学证明和户口登记设置为必须联办事项。办理完出生医学证明后,系统自动生成《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推送至公安部门,作为办理新生儿户口登记的依据,减少了群众线下在卫健和公安部门传递出生医学证明副页的繁琐程序。同时公安部门办结户口登记生成的新生儿身份信息,通过系统分送至其他部门,为办理其他事项提供基础数据,最大限度减少了群众重复提交办证资料。
完成出生证明和户口登记两项必要核心事项后,群众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并联办理其他事项,系统会自动生成预防接种电子证照,实现生育医疗费用“一站式”报销和生育津贴“免申即享”,查询生育医疗费用报销信息、生育津贴发放信息,查看医保缴费信息、新生儿疫苗接种信息。
近日,前来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检查咨询的孕妇在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展牌前了解相关内容。
“跨部门、跨业务、跨层级、跨地区”的数据共享和“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的平台应用,保证了新生儿出生9个事项一套材料、一张表单、一键申请、一网通办和一次办结。据介绍,过去可能一个月都完成不了的9件事项办理,如今最快2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全部流程,而且还能随时看到办事进展。
为了满足和方便不同群体的办事需求,我省设置线上多入口申请办理的同时,还保留了线下申请渠道。近期,省卫生健康委还打通邮政快递业务系统,居民通过“河北出生一件事”程序自主选择需要邮寄的相关证件,准确填写收件地址、收件人、联系电话等信息,即可坐等相关证件送达,同时还能实时查询证件邮寄进度,真正实现了群众办事从线下“折返跑”到线上“零跑动”。
经过2个月的试点和4个多月的全省推广应用,截至3月21日,全省累计为7.6万户家庭提供便捷服务,办理时间从平均2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材料提交减少90%以上,近70%的新生儿父母选择线上办理,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编辑:康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