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无废日。

无废不是指没有垃圾,或者垃圾全部收起来,而是一种绿色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对于城市来说,就是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到最低。上海去年推出了全国首部无废城市建设地方立法,“无废城市”正成为美丽上海的新名片。

无废城市成绩单


上海的“无废指数”包含12个关键指标。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 摄

2024年,上海“无废指数”85.73,比2023年的85.21又高了!其中,医疗废物、城镇污水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均达到100%,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95%以上,回收利用率达到43%。更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已成功打造371个“无废城市细胞”,预计到今年上半年,还将新增至少200个此类细胞。“无废城市细胞”就是你我身边的社区、工厂、商场、旅馆、饭店、校园、医院、菜场等,通过资源节约利用、废物源头减量,形成一个个“无废小循环”,进入推动成为“无废上海”。

听听大咖怎么说

为了倡导绿色无废的理念,上海的社区、学校和机构纷纷举办讲座、展览、创意工作坊等,传播环保知识,倡导简约生活。在其中的一些论坛中,设计师、艺术家和专家们这么说——

倡导循环设计(R-Strategy)理念(比利时设计师Bram Kerkhofs)

“我不掩饰任何东西,只使用原材料,根据原材料本身的特性来选用它们。”Bram Kerkhofs的设计工作室位于距布鲁塞尔约10公里的大森林里。这种与自然共生的环境深刻影响了他的设计理念:“循环设计不仅仅是回收废弃物,更重要的是从拒绝(Refuse)和重新思考(Rethink)开始,通过减少(Reduce)和重用(Reuse)来最大化资源的利用率。回收(Recycle)和恢复(Recover)应该是最后的选择。”

创作灵感来源于周围被遗弃物品(英国当代艺术家Matt Hope)


Matt通过创新设计赋予废弃物新的生命。图片来源: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号

“几年前,我突然意识到周围存在着如此多非凡的材料——椅子、地毯以及被遗弃的油桶等,何不将这些旧材料赋予新生呢?”Matt通过压缩空气和电动马达将金属物品压平,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同时保留材料的纹理和美感。他强调,循环设计的核心在于“再利用(REUSE)”与“再创造(REBIRTH)”,通过创新设计赋予废弃物新的生命。

集成不同领域知识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复旦大学特聘教授Marie Harder)

Marie Harder曾走访上海2.5万个小区调研,带着年轻人“捡垃圾”。她的研究成果被收录进《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这位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建议,集成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当心理学家、工程师和社区工作者共同设计解决方案时,废弃物处理效率提升了很多,真正的循环经济需要打破学科壁垒。”

我们能做些什么?

“无废”是环保理念,更是时尚的生活方式。助力无废城市,我们能做什么?

自带水杯:上海很多的咖啡店,推出了“自带杯子减5元”活动。带上自己的漂亮水杯“零拷”咖啡,已成为不少环保达人爱护地球的“必修课”。


自带水杯和垃圾分类是减碳的好方法。 图片来源: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号

二手回收:将使用过的饮料瓶、调料瓶等塑料制品集中起来,通过专门的回收渠道进行处理,可以被再次制作成各种塑料产品,如玩具、家具零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可以把自己的旧衣物捐给二手衣物回收平台,使得这些衣物被再次利用。或成为其他人的“心头好”,或被改造成工业用布、隔音材料等,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垃圾分类:继续坚持垃圾分类,区分干湿垃圾、合规倾倒有害垃圾,让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与环保紧密相连。


回收塑料瓶减少白色污染,废旧布料可以定制再生T恤。图片来源: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号

事实上,低碳环保源于生活的点滴选择。每一次小小的改变,都可能让明天发生巨变。

从今天开始,少叫一次外卖,多带一次杯子,为地球的绿色未来贡献力量。

撰稿:王慧

上海滩上洋掌柜(ID:shyangzhanggui)编写

原标题:《新民侨梁 | 上海 “无废城市” 的秘密武器,竟藏在这些日常小事里》

栏目编辑:梅璎迪 文字编辑:张家愉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王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