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记录以来最古老的层孔海绵改变了第一批骨骼礁出现的时间。

在中国发现的4.8亿年前的海绵彻底改变了科学家对早期珊瑚礁生态系统和生物矿化的理解。



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文章称,中国科学家在发现一种保存完好的古代嫘祖冠毛层孔海绵(Lophiostroma leizunia)时取得了突破,这种海绵在地球进化的短暂阶段对建造珊瑚礁至关重要。

这个来自中国宜昌远安的标本可以追溯到4.8亿年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层孔海绵。它代表了从微生物主导到骨骼主导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大转变,因为海绵建造了这些具有其同类独特特征的早期珊瑚礁。

层孔虫为第一批骨骼珊瑚礁提供了结构,但比科学家们想象的要快,它们有效地改变了历史书。在这个惊人的发现之前,他们一直认为层孔状珊瑚礁是在大约4.6亿年前形成的。现在,科学家们对古代动物的早期生物矿化有了新的认识。

有记录以来最古老的海绵积木

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在中国南方发现了有记录以来最古老的磷化层孔海绵。

根据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嫘祖冠毛层孔海绵(Lophiostroma leizunia)将这组海绵和它们产生的珊瑚礁的化石记录推迟了2000万年,比他们想象的要早。

这种海绵存在于古生代,也就是5.41亿到2.52亿年前。这个时代的名字翻译过来就是“古老的生命”。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出现在这个时期开始之前,这种特殊的海绵或动物类型可能在创造现代珊瑚礁系统中发挥了真正的作用。他们拥有的一种独特特质似乎可以解释其中的原因。

研究指出,嫘祖冠毛层孔海绵使用氟磷灰石来构建骨骼,这是海绵以前不知道的特征。氟磷灰石是一种磷酸盐矿物,在火成岩中表现为玻璃状晶体。具体来说,它证实了这组生物是已知的第一个使用所有三种主要生物矿物质的动物门:二氧化硅、碳酸钙和磷酸钙。

根据这项研究,这种“独特的组合”让科学家们对古生代的层孔状海绵和关键的珊瑚礁建造者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古生代的标志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急剧增加。

该研究指出:“在这种早期的层孔类动物中,磷酸盐骨骼的存在扩大了我们对早期动物生物矿化策略的理解,并表明海绵中可能存在多种生物矿化策略的遗传工具包。”

对远古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中国南方以其独特的化石保存和多样化的早古生代海洋生态系统而闻名。研究人员已经从中国的这个宝藏中收集了有关奥陶纪地层的宝贵信息,这是构成古生代的六个时期中的第二个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地球经历了早期的海洋生物多样化,被称为奥陶纪生物多样化大事件(GOBE)。

嫘祖冠毛层孔海绵突出了古代生命繁荣的时刻,表明骨骼珊瑚礁的发展比科学家之前认为的要早得多。它提供了“在地球历史的关键时期,生物矿化的进化动力学和后生动物主导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兴起的见解。”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