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赖清德将中国大陆定为“境外敌对势力”之后,民众的反对声音愈加高涨。3月26日,岛内75位学者联合发布声明,严厉批评赖清德当局的两岸政策,指责其行径可能将台湾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声明的签署者包括台湾学术界的知名人物,如世新大学的黄德北教授、政治大学的冯建三教授及中央研究院的卢倩仪研究员等。这75名勇士在声明中指出,赖清德当局将中国定义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推出了一系列包含17条所谓“国家安全”措施在内的反中政策,这些举措严重危及台湾的民主法治,并对台湾的未来构成威胁。

声明中,学者们回顾了历史,指出类似的敌视态度和极端做法可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特别是,他们提到德国纳粹崛起时期的历史教训,警告称民进党当局在推行民粹主义的过程中,可能会加剧社会分裂,抑制言论自由,并以此来巩固其政治控制。学者们还指出,台当局对中国大陆配偶以及言论不合的人群实施的打压,已让台湾的言论自由状况愈加严峻,甚至接近以前戒严时代的水平。赖清德的这一系列反民心政策,显然没有得到台湾民众的支持。



根据TVBS最新公布的民调结果,赖清德的施政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分歧。虽然40%的民众表示“满意”,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仅表示“还算满意”,而对于20至29岁年轻人群体,满意度较之前大幅下降。这一现象显现出年青一代对赖清德政府政策的疑虑,尤其是在两岸关系和社会氛围方面的担忧。在另一方面,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也对赖清德的政策提出了强烈批评。他认为赖清德的“台独三部曲”——集权、肅清异己和思想管控,已经把台湾推向了危险的边缘。朱立伦指出,赖清德在推动所谓“国安17条”的同时,实施类似“绿色麦卡锡主义”的政治压制。

这种行为不仅让台湾社会陷入内部斗争,也在某种程度上威胁到了台湾的民主体制。就像学者冯建三教授所说的“草螟弄鸡公”,台当局此类过度挑衅行为可能带来不稳定因素,容易导致无法预料的后果。学者和政治人物的反对声音,表面上是对赖清德政策的不满,实则反映出台湾社会在面对两岸关系问题时的深层次焦虑。



台湾自1949年两岸分治以来,始终面临着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复杂关系。而在当前的全球政治格局下,两岸的冲突与矛盾,已不仅仅是岛内政治博弈的工具,更是台湾如何保持稳定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台湾当前面临的局势,无疑是两岸关系史上最为微妙的时刻之一。赖清德当局的对抗性政策,可能让台湾在未来几年内处于一个更加孤立和不安定的状态。

如果两岸关系恶化,台湾将面临来自中国大陆的军事压力,这无疑是台湾社会所无法承受的重负。然而,学者们的声明也提供了另一种思考的路径。他们呼吁台当局采取更加理性和务实的态度,避免通过挑衅和对立来加剧两岸紧张。相反,台湾应当努力与大陆建立更加稳定和和平的关系。



这不仅有助于两岸人民的福祉,也符合台湾在国际社会中的长期发展利益。随着岛内反对声音的不断壮大,赖清德当局必须面对一个重要的抉择:是否继续推行激进的对抗政策,还是在两岸问题上寻求更加平衡的解决方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