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以独特的方式,将平凡日子里的喜怒哀乐编织成触动人心的旋律。杜晓言,这位扎根生活的歌词作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用嗅觉描绘生活的情趣,用文字记录时代的印记,以音符传递生活的温度,在他的笔下,每一段歌词都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生活的万象与人性的光辉。


▲歌词作家杜晓言

扎根生活,汲取创作养分

杜晓言的创作之旅,始于对铁道兵军营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热爱。他穿梭在军营,聆听战友的声音;他深入筑路工地,感受劳动的场面与战友的质朴。无论是战友对家乡的眷恋,还是部队生活的欢声笑语,都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源泉。在他看来,生活本身就是一部宏大的乐章,而他的任务,便是从中截取那些最动人的片段,用文字进行记录。

为了创作反映铁道兵筑路生活的歌词,他深入铁路施工隧道掌子面,与战友们一同劳作,亲身体验他们工作的艰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份贴近生活的态度,让他的歌词充满了真实感与感染力。如《筑路的哥哥走四方》(轻云望月作曲、王金玉、徐丹等演唱)当我们聆听那些歌词时,仿佛能看到战友们疲惫却坚毅的身影,感受到他们在城市中努力打拼的炽热梦想。

融入情感,赋予文字灵魂

杜晓言的歌词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不仅在于其对生活的真实描绘,更在于他将自己的情感深深融入其中。如《多陪爸妈说说话》(许森林作曲、季少鹏演唱)《牵挂老家》(许森林作曲、季少鹏演唱)每一个字、每一句词,都饱含着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在描写亲情的作品中,他用质朴的语言,勾勒出父母无私的付出与子女对家庭的眷恋,引发听众内心深处的共鸣。这些情感并非刻意渲染,而是源自他对家人真挚的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时,杜晓言的歌词又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他用文字鼓励人们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传递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正能量的注入,让他的作品在慰藉心灵的同时,也给予人们前行的勇气与动力。

传播文化,助力时代发展

除了关注个体的情感与生活,杜晓言还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他的歌词作品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创新,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音乐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他以歌词为载体,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时代的浪潮中,杜晓言紧跟时代步伐,创作了《祖国,我为你自豪》(哈斯雅托噶作曲、思日古楞、雅丽、吕媛等演唱)《我的中国》(喻自凤作曲、华夏鹏飞演唱)《祖国恋歌》(夏宝森作曲、张华敏演唱)一系列反映时代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也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精神动力。从歌颂祖国的繁荣昌盛,到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他的歌词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发挥着文化引领的积极作用。

杜晓言用他的才华与热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生活深处的大门。在他的歌词里,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多彩与复杂,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与力量。近年来,杜晓言创作出一些有影响的音乐作品,如《生生死死都爱你》、《江南水乡》等作词歌曲在社会广为传唱。在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秉持对生活的热爱,用文字与音符书写更多动人的篇章,为时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


▲歌词作家杜晓言近照

杜晓言(杜效言),1962年11月山东郓城生人。1981年10月入伍铁道兵,1984年1月随铁道兵集体兵转工,2023年1月退休后,他退而不休,仍在中国铁建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总承包部16标项目坚持创作,不愧是从军旗下走来的军旅诗词、散文、小说作家,新闻撰稿人,腾讯音乐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铁路工程建设网通讯员。传略收入《郓城县行政村村志》《郓城名人大词典》《词曲中国艺术人才库》等。迄今在央视、省市级电视台演唱作词歌曲20余首。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歌词500余首。多首作词歌曲在社会广泛流传,获改编并获奖。著有多部歌词集。(林赤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