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一个多风的季节,但此时的风却并不像寒冬时那般凛冽,更多的是柔和、温暖,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见得这春风就是好的。在过去,“风”又被写作“風”,是因为古人认为“风动生虫”,冬季,由于气温偏低,虫子们大多都会蛰伏起来,等到天气变暖时,再从土里钻出来进行活动,所以一到春季,不少人都会感觉身上有些发痒,就像是有虫子在爬动一样,其实,这并不是真的有虫子,而是风邪在作祟罢了。



当然,面对这种情况,古人也是有应对之策的,在明代时,医家陈实功就创造了一张药方,名为消风散,不同于其他止痒药方的是,陈实功的消风散直接将“矛头”指向了风邪,通过消风,进而达到止痒的目的。

消风散是《外科正宗》里的经典方剂,共由13味中药配伍而成,分别是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甘草以及木通,药材偏多,具有疏风除湿、清热养血的作用,而这一药方主要是分“三步走”,进而改善不适的。

1.祛风止痒

在众多祛风药材中,功效最突出的大概就是防风了,防风是一种特别有定力的植物,自然界里的植物大多都是风一吹就左右摇摆,但防风却不一样,它似乎丝毫不受风邪的“摆布”,而中医也是观察到了这一点,所以采常常用到这味药材来祛风。



当然,若是风邪已经进入了身体里,那么同样也可以使用这味药材,将其给驱赶出去。防风和荆芥经常一同出现,能够表汗祛风,荆芥具有温性,可以通过出汗的方式将身体里风邪给带出去,同时,消风散里的蝉蜕善于走表,这样也能将皮肤表面的风邪给带出去。

2.清热燥湿

春季不仅是多风的季节,同样也是多雨水的季节,而且春季的雨一般还是毛毛细雨,如此就会促使风邪与湿气一同进入身体里,并最终在体内形成风湿。

而石膏清热,苍术燥湿,同时,胡麻还能够润肠通便,可以将身体里的湿热,通过肠道一起从体内排出去;木通善于利小便,可以让一部分热邪,随着小便一起排出体外,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是木通,而不是关木通,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却两种完全不同的药材,曾有一张非常有名的方剂,名为龙胆泻肝汤,它就是因为“木通”,才被贴上了“有毒”的标签,后来更换了木通,才重新回到正轨。



3.滋阴养血

风邪属于阳邪,很容易耗损身体里的津液,而即便身体里的风邪被祛除了,也自然需要进行扶正,当归和地黄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可以将耗损的阴血给补充回来,而且身体里若是血液不足,皮肤就会痒得更加厉害,所以,滋阴养血也同样很重要。

总而言之,陈实功的消风散虽说组成较多,但却并非简单的药材拼凑,其所用到的每一味中药,都发挥了各自独特的功效,先是将体内的风邪祛除,之后再补益身体出现的亏虚,最终巧妙地改善多种皮肤病症。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