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后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顾百姓利益的实质暴露,除了影响国内不少百姓,不再拥护国民党的统治之外,国民党的一些高级将领,也审时度势选择遵循历史潮流起义。

如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他起义的时间是1949年1月,他的率部起义除了加快解放战争结束的步伐之外,也避免了千年古都北平受战乱的破坏。

当时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他的起义,也影响了国民党中不少人抵抗的信心,当然,除他之外,选择主动起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还有不少如曾泽生



曾泽生这位“起义中将”,从“贪财”军长到抗美援朝功臣,人生的走向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变化都是向好发展的,但却仍遗憾半生。

参军入伍,作风正派

曾泽生在1902年出生于云南省一部地主家庭,原本家境富裕,其父亲去世之后家中就失去了生活来源,而只能靠家族中他人救济。

但长期靠救济的生活,也迎来了家族中其他人的不满,因此有极强自尊心的曾泽生,在13岁时选择辍学。

19岁那年选择参军并考入了云南唐继尧办的军士队,之后先后进入了云南讲武堂和广州黄埔军校。



在军校中表现优异的曾泽生,还被任命为国民党军第五师军官队少校队长,

逐渐走上军中领导岗位的曾泽生,也见识了使国民党军队不少腐败的现象,这让他感到不满。

而洁身自好的他在众多国民党军队中显得格格不入,之后还常受到排斥,这也使得曾泽生认为在当时的军中没有前途,而负气离开军队选择继续学习。

之后,对交通事业感兴趣的曾泽生,进入了上海汽车学校学习机工和驾驶技术,在1926年云南省主席龙云来到上海招募人才时,看中了曾泽生,而邀请他加入滇军。



也许是曾泽生认为滇军与此前他所在的军队不同,所以同意加入滇军。之后,曾泽生也跟随第二师师长卢汉有了较快的成长。如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曾泽生凭借着自身的力量宣传积极抗日并且主动请求奔赴前线。

在抗战初期担任60军第184师第1085团团长的曾泽生参加过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第一次长沙会战等。经过抗日战争的磨练,曾泽生自身的军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1945年曾泽生已经被升任为第60军军长。

抗日结束之后,蒋介石将他所在的第60军派往了东北地区,到达东北地区的曾泽生与早年前刚参军的他,已大不相同。



看清实事,重做选择

在作风上,曾泽生也开始腐败,还开始了贪财之路,他在昆明附近购买了30多亩田,在城中也购置了多套房用来出租和家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与当时深受战乱影响的贫苦百姓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之后曾泽生本人也不再受重视,他的军长权力也渐渐被架空,而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他也看到了蒋介石对嫡系部队的偏爱,60军也渐渐被分解。

解放战争进行到1947年时,在吉林顽强抵抗的60军又严重受损,为了保存实力他不得不率军退往长春。

在长春的曾泽生比此前更加明显地感受到了蒋介石,对待嫡系部队和60军的差别之大,当时在60军附近的有新七军,新七军不但装备优良粮食也充足,而他所在的60军连大米都不在能吃上,战士们主要的餐食也主要变成了黄豆,作为军长的他也不再有吉普车。



这也让原本忠心耿耿对待蒋介石的他,内心产生了不平衡,而当时解放军解放东北的步伐也加快,

曾泽生也看到了国民党败势已定的趋势,最终在1948年9月他与信任的下属商议后,决定选择起义

因为起义前期的保密工作做得好,他们的起义是相对顺利的,

在1949年初,曾泽生所在的国民党第60军就被改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和其他人民解放军一样受到了平等的对待,而军长仍然是曾泽生。

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的曾泽生,虽然在战场上多面对此前同时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旧友,但他从未因为私情而影响作战,其中参加的鄂西战役,成都战役,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成为功臣,仍有遗憾

新中国成立后,曾泽生也成为了功臣之一,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曾泽生也毛遂自荐主动请缨前往朝鲜,即使他在此前解放战争后期,在战争中身受重伤仍未痊愈。

最终,中央军委认同曾泽生积极抗战的态度,同意他前往朝鲜,在朝鲜战场上曾泽生带领着第50军先后参加了四次战役,其中军中涌现了多位表现优异之人,真正的打出了中国军人的风范。

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泽生也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物资的短缺以及军事装备上与以美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差异,所以在积极抗战之外,他也想在资金上为抗战做出一份贡献,因此主动将在昆明的房产无偿捐献给国家。



1951年,在休战期间,因为朝鲜天气太过严寒对于他病情的恢复也不利,所以经过请示之后,曾泽生先行回到了祖国。

回国之后曾泽生也向主席汇报了前线抗战工作,而主席在外心战情的同时,还关怀了他的身体健康,这让他备受感动。

之后,曾泽生也下定决心想要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让自己的身份更加正派,

但主席综合考虑认为他作为党外人员能起到更好的影响作用,所以当时没有答应曾泽生的请求,而曾泽生想要入党事宜也一直为未实现,这也成为了曾泽生一生的遗憾



除此之外,在曾泽生生前,也想要看到台湾能够回归祖国,能够完全统一,但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复杂,收复台湾一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因此在曾泽生去世之前,也未能实现看到台湾回归的这一愿望,这也成为了他的另一大遗憾。

小结:

中国共产党对于曾泽生这位曾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是不带偏见的,在他主动起义促进新中国尽快成立之后,于1955年也被授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获一级解放勋章,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尊敬。

而这与曾泽生此前在国民党中受到的不公待遇,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曾泽生未选择起义之前,在国民党军官中形成的那种较为腐败的军风军纪的影响下,也曾成为一名忽视人民疾苦的“贪财”的军长。



但在追随中国共产党后,却主动无偿地将自己在昆明的财产捐献给祖国,这种变化无疑不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内拥有着独特的魅力。

曾泽生除了促进解放战争尽快结束之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尽最大能力,奉献了一份功劳,所以说他是一位功臣。

这位功臣半生的愿望之一,便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最终却成为了遗憾,而这也并不是中国共产党不承认和接受他对祖国的贡献,更多的是认为保持党外的身份会产生更大的效益,这也是对他的一种认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